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节  (第2/2页)
*    翌日一早,圆姐儿醒来的时候床上已经没有人了,赵氏已经牵着牛车去了镇子上,谢大郎下了地,圆姐儿顺着床做起来,正想着要不要嚎俩嗓子,里屋的门就被推了开来。    “爹爹——”    圆姐儿刚刚醒来,嗓音还带着幼儿独有的糯糯的奶声,软软绵绵的,直叫人心窝子都软了下去。    “乖闺女儿,我就说这会儿你该醒了。”    说着,在床尾拿起赵氏前一晚放好的衣裳,一把将圆姐儿从被窝里挖出来,熟练的穿衣梳洗,俨然一副完美奶爸的形象。    自从圆姐儿和康哥儿会跑会跳会说话开始,赵氏便不在带着两人去镇上,而是留在家中,谢大郎每日倒是要去地里头,中途掐准时间就回来伺候俩孩子,然后一起带到地里头去看着。下午赵氏回来,就是赵氏带着俩孩子在家里头。    这会儿圆姐儿和康哥儿的睡眠时间,谢大郎是掐的准准的。    麻溜的给熟悉完,又进了灶上让着李氏给拿了一个粗面馒头叫圆姐儿抓着,抱着圆姐儿就赶忙往地里赶。    圆姐儿抱着馒头,低头啃了一口,微微叹了口气,若是赵氏在,早餐定然不会这么应付的。连水都没有一口。    不过家里俩奶娃娃,谢大郎夫妇又正在打拼阶段着实辛苦。若是二房和三房能够和睦一些,便是把自己托给家里也不是不可以。    诶...在圆姐儿看来..真不如分家得了,住在一个院子,却跟分了家的人有啥分别?三房的人早早就离了心了。    圆姐儿脑袋瓜子一转,想到昨儿谢大郎和赵氏的话,忙问道    “爹爹....咱们要住新院子了么?”    谢大郎听着,扭头看着靠在自己颈窝窝出的小脸儿笑道    “昨儿还听墙角了?真是个调皮的。”    圆姐儿很是不赞同的撅了嘴    “奶知道么?咱们带上奶,一起住新院子!”    谢大郎一听,一脸无奈又好笑,不足两岁的娃,已经知道谁对她好,谁和咱们离心了。    谢大郎颠了颠圆姐儿道    “喜欢新院子?”    圆姐儿抬脸看了看谢大郎,而后又甜兮兮的一笑,埋首在颈窝里头甜腻腻的说道    “有爹娘的地方,都喜欢。”    “怪不得你娘说你是个鬼灵精的。”    谢大郎说着,脸上的笑容却是耀眼的,果然....闺女儿都是贴心的啊!    ☆、第34章 看新宅子    圆姐儿一直以为谢大郎和杜氏说搬到宁阳县的事情黄了,可没想到翌日天还未亮就被赵氏从被窝里挖了出来,一阵穿衣打扮,全家人包括润哥儿在内五口,齐齐往村口方向走去。    “娘...咱们去哪儿?”    圆姐儿这会儿还直犯困,趴在赵氏的肩头细声细气的问道    “咱们去城里头玩。”    圆姐儿脑袋有些迟钝,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这是去宁阳县看屋子?可昨天听着谢大郎的语气似乎并不顺利啊?    一家人刚走到村口就见着已经等在那里的吴大树一家子。念哥儿在一旁本还一脸不耐的,这会儿一见到润哥儿也在顿时就精神了,几步跳到年哥儿跟前叽叽喳喳的说着学堂或是村子里面孩子们的故事。    “我还瞅着你们不会带着俩娃娃呢,没想到倒是一起来了。”    林氏站在吴大树边上,看着赵氏和谢大郎一手抱着一个,身边还跟着一个不由笑道。    “这事儿是大事儿,全家上下的,不论大小,总要一起去看看不是?”    赵氏这么一说,林氏裂开嘴笑道    “家里头都说明白了?”    赵氏听到这话,看了看谢大郎含笑不语。    其实这事儿林氏也是忐忑的,到底谢大郎怎么和杜氏说的,林氏并不知道,只是谢大郎说既然有这个打算,又是全家的大事,就一家子全部都去瞧瞧。    至于杜氏的态度和安排,赵氏其实也并不知道。不过丈夫松了这个口,怕是已经有了打算了。    林氏见赵氏没有搭话就被话题又给扯开    “我和念哥儿他爹商量了下,打算今天紧着些,如果能一天来回最好,如果不能怕是要在宁阳县过一夜。”    来回两家人都是凑了前雇了马车来接送的,一天来回,就算晚上到水溪村怕是也很晚了,加上还要看屋子,一天来回还真是说不准。    “得,若是赶不上,就在宁阳县歇一晚。”    两家人聊着天,一会儿功夫就有两辆马车跑来,两家人一家一辆,接下去的路程远得很,古代的马车减震实在不咋样,好在赵氏一直抱着圆姐儿,虽然颠簸了些,可身下是软和的,摇摇晃晃的倒也一会儿功夫就睡了过去。    出来的时候圆姐儿还能看到天上的月亮,这会儿到了宁阳县的时候,太阳都在正午还偏了。    林氏一早就托人约了下午看屋子,中午一道,两家人就在一旁的面摊子上点了几碗面条吃着。    圆姐儿和康哥儿共吃一碗。    这一口入口圆姐儿就皱了眉头,一旁的念哥儿是个心直口快的,直接就说到    “婶子,还没你的卤面做的好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