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节  (第1/2页)
    自己有时就坐在他旁边的桌子,也点着灯,桌上也摞着厚厚的书卷。    看书累了,就看看他。    少年纵使眉眼尚带稚气,也依然好看,多看几眼好像能解乏一般。看书也极是专注,从来没发现自己的小动作。    夜书楼与藏书阁有空中走廊相连,有些书不被允许带出去,又需要连夜看完,学子们就会来这里。    洛明川并不常来,但似乎每次来总能看到少年,坐在西窗下那个固定的位置。    有时不禁失笑,“师弟啊,你还这么小,经常熬夜会长不高的。”    这话在心里想过无数次,从没说出口。    因为他记得少年好像很不喜欢别人说他年龄小。    前来夜读的学子们,深夜乏了,时常与邻桌低声窃语几句,既能提神,有时也能交到朋友。    可是他与少年坐了无数次邻桌,一句话也没说过。    因为少年不曾露出疲惫神色,更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    他便不好冒昧打扰。    直到有一次,少年看着青灯,微微蹙起眉。    学府崇尚简素,是没有鲛油铜灯的。而青灯点的久了,灯芯分岔,光便暗下来。    洛明川看了一眼,不由笑起来,低声问道,“这位师弟,可是忘带灯剪了?”    少年侧过脸,黑白分明的眸子映着暖黄的烛光,白日的冷傲褪去,“是。”    洛明川便起身为他剪烛,微倾过身,长发垂落。近到能看见少年睫羽覆下的阴影,两人影子落在西窗上,好似融在一处。    片刻之后,桌案明亮如故。他也退回礼貌的距离。    少年点头,“多谢。”    “师弟客气。”他放下灯剪,自报家门,    “东陆琼州洛明川。”    “中陆颍安城殷璧越。”    这是入学一年后,他们之间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学府三年里,屈指可数的一句话。    光影交错的夜书楼,陈年累牍的厚厚卷宗沉默着,老旧斑驳的青灯炸开灯花。    时间便停在了那一刻。    ***************    殷璧越觉得洛明川应该也是极不自在的。因为他气息不稳。    所幸到了卯时三刻,天光微亮,殷璧越提剑走出山洞。    晨风拂面,吹去一晚的浮乱心绪。    破晓将至,正是一天练剑的好时候。    第17章 底线    殷璧越的剑名作‘倚湖’,是君煜代师收徒时,替他那便宜师父转交的。    过去在沧涯山的三年里,寒水剑诀练了千万遍。早已深入骨髓,成了本能。    澜渊学府一游后,他练得却不再是寒水剑。    天光破晓时,殷璧越收了剑。    一颗两人合抱的大树在他身后轰然倒下。    下一息,方圆十丈的树都倒了,惊起无数飞鸟出林。    他就站在断木残枝的中央,周身尚萦绕着未散的剑气,向后望去。心中忐忑。    只见段话唠兴奋的喊,“许久未见四师兄练剑!原来剑法又精进了!恭喜师兄!”    洛明川站在他身边,也微笑点头。    殷璧越心中的石头放了下来。    洛明川也看不出异常,证明至少‘破障境’以下都是看不出来的。    甚至因为洛明川修行了迦兰瞳术,眼力应高于常人,或许这个标准可以再提高一下。    看来这次重明山之行遇到的对手,不会有所怀疑了。    他的真元无法注入这把剑中,却在学府一游后受到启发,想到了另一种方法。    将真元覆盖在剑的表面,包裹着整把剑。这种方法从前一定也有人试过。    如果只是这样,真元很快会逸散,而且需要极大的输出量。以他现在的真元,撑不过一盏茶。    但他神魂强大,便想到了用神魂凝练神识,再用神识锁住剑表面的真元。    这种做法的弊病就是,对手越强,他的神识消耗越快。所幸有外挂一样的神魂凝练度,恢复起来也快。以当下的修为境界,一夜足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