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节  (第2/3页)
杨奉和董承的生死?    没有人会在乎的。    但皇帝却一定有人在乎。    董承又或者杨奉死了,那些诸侯们别说是皱眉头,恐怕这消息他们压根不关心,根本不会有人对他们说起这事,但如果皇帝死了,那可是要翻天的。    因此,皇帝是一定要拿捏在手里的。    这时候他们没有物质和武力,但杨奉还有自己在,他可以跟皇帝打感情牌呀。    果然,到了现在,虽然是杨奉养着皇帝,也是他每天操心着抵挡追兵的事情,但刘协提起他的名字就直皱眉头,对这个人十分厌恶,可说起董承,刘协却是十分感动了,即便董承除了陪在他身边,又或者去跟杨奉扯皮要粮食之外,啥事都不干。    到了这时候刘协倒是有些怀念在长安的日子了。    最开始的时候,董卓虽然对他不好,但也仅仅是把持朝政,并且看起来很吓人而已,每次吓到了刘协,看着刘协惊恐畏惧的样子,董卓就会哈哈大笑,但物质生活上,董卓倒是没有亏待过刘协的。    至于说后来落在李郭手中,这两人对刘协是不如董卓的,但他们至少也好吃好喝的养着刘协,让他住在长安的皇宫里,即便不奢华尊贵,倒也是也穿不愁。    可现在,刘协终于体会到饿肚子是什么样的感受了。    最后,董承给刘协说道:“陛下,已经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们必须找到其他的出路才行啊。”    再保持现状的话,他们也只是等死而已。    刘协知道这一点,因此他对董承问道:“卿以为,该如何呢?”    董承既然会对刘协说出前面的话,他自然是是已经有了想法的,这时候也就说道:“请陛下下诏,令官员前来勤王。”    否则他们真的是要被打死或者饿死了。    董承很清楚,如果他们失败被抓,李郭纵然胆子再大也是不敢杀死刘协的,他们至多只能继续把皇帝关在长安的皇宫里而已。    但追随着刘协出逃的官员,包括他董承,那是一定会死的。    可刘协听到董承的话也只能叹息:“真的会有人来救朕吗?”    灵帝在时他还太小,等他渐渐长大懂事,他看到的就是,这天下群雄割据的情况,不要说是那些名气大实力强的,如袁绍曹操袁术等人,就算是李郭这样的,在中原不少人看来根本不入流的角色,在刘协看来已经很厉害了。    他被这二人捏在手里玩弄,完全没有反抗之力啊。    此时董承让他下诏,刘协就很迟疑,他真的能够号令那些人吗?    或者说,那些人真的会听他的吗?    董承道:“此时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了,而且,这事一定要偷偷地做,不能让杨奉知道。”    刘协也不喜欢杨奉,对于这一条是完全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    于是在曹操接到刘协东逃至洛阳的消息没多久,他接到了传说中的皇帝诏书。    刘协如今的处境艰难,就连所谓的诏书都十分寒酸。    诏书上所说的事情也只有一件,让他们出兵勤王而已。    曹操看了看把这诏书放在了一边,然后自己沉默了,这时候也没人好问曹操的意思,显然曹操还没有做出决定。    ……毕竟,那可是皇帝啊。    只是,陈宫却在这时候说话了:“主公,冀州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么?”    这话说的曹操脸色一变,最后还是开口了:“先等等。”    这个所谓等,等的就是袁绍。    因为曹操很清楚,此时天下间最有资格迎奉皇帝的人,除了袁绍就是袁术,曹操的实力确实不差,如今的名声也很大,但比起袁绍就有些让人担心了。    更何况,袁绍的并州也快要到手了。    可以说袁绍是拥有近三个州的地盘了。    而且此时的曹操和袁绍还是同盟,并且暂时不打算闹掰,从这一点考虑,这件事情曹操必须要得知袁绍的态度才可以。    只是话是这么说,曹操心中不免就觉得有些憋屈了。    当然,也因为这事,曹操开始调整目前的人员布置,比如说曹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