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八三节 攻打君士坦丁堡(五) (第2/2页)
拉扎汉很有礼节地向锦囊鞠躬,以示尊重,然后拆开锦囊,取出一份帛书来看。 帐内只有程伯喜有资格与他同看,两人一起观看,均两眼迸出了又惊又喜的眼色。 拉扎汉亲自宣读帛书道:“王爷教导我们怎么样把船只弄进金角湾里!” 他讲出韦晞的方法,让所有人叹为观止。 “……在加拉达要塞北面铺设一条陆上船槽,船槽用坚厚木板铺成,由高往低的滑行面,槽底又涂上很厚的一层牛羊油脂,把经过减重后的船只拖进金角湾!” …… 说干就干,船只带上大量的工程兵、民夫和木板,赶往了加拉达要塞,登陆后开始大干快上! 从白天工作直到黑夜,但见得灯火通明,映亮天际,拜占庭人看得暗暗心惊! 唐军工程兵、民夫齐心协力,利用木板和大钉,依据地形,一日一夜,钉出了一条长达一公里的木制船槽。 与此同时,唐军水兵和技术人员,一起把他们的炮船上一切能够取下的物品都取下来:火炮、炮弹、补给、船身上的装甲护板、船帆……,然后用粗大的绳索绑上船身,动员了成千上百人,一起用力拖动! 参加动手的不止是士兵,只有有点力气的军官,也脱了军服,在背上垫上皮毛(用来保护自己皮肤),一起用力拖动。 嗨哟……嘿! 用力,加油,123! 船身先是纹丝不动,旋即在大家的努力下,缓缓地离开了水面,一点一点地往岸上挪动。 但就在完全离水的那一刹那,仿佛海水不想船只离开,绳索断了! 那条船以势不可拖的姿势重落水面! 砰! 海水翻涌,而“纤夫们”成滚地葫芦,倒了一地。 多人受伤,惊叫一片,许多人手脚背擦伤,有的人竟然被摔断了腿。 看着被扯断的粗索,大家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船哪,造这么大这么重干什么呢! 唐船普遍比外籍船来得大,这些船还是船料到了海边重新组装起来的。 怎么办? 顶硬上! 工匠们集思广益:绳索不能再加粗了,否则手会抓不住。 “容易,给绳索里加进铁丝就成了!”有个老工匠道。 啊哈,唐人进化到铁丝出现了! 铁丝是用铁拉制成的一种金属丝,它的作用非常大,用在工业、农业、养殖、交通运输、采矿等领域,日常生活也用得不少,比方说拉铁丝来晾干衣服。 而铁丝之所以问世,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促进,那就是建筑行业,可是韦晞的老本行。 建筑上用它来箍钢筋,是很普遍的用法。 用在军事上警戒、迟滞敌军进攻等,作用很大,只不过唐军占据进攻地位,战略空间广阔,骑兵来去如风,敌方望尘莫及,这才没有显示出铁丝网的威力。 现在,绳索里加上铁丝,拉力大增,不被拉断。大家重新鼓起了劲儿,用力拖船。 第一条船离水而起,斜着船身,顺着船槽,向金角湾里前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