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6章 弃子,你在算计我? (第3/3页)
全没办法挺直了。 他闭着眼,似乎在沉思一些事情,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叩击着桌面,一语不发。 梁元旭爬起来,腿却都是软的,起身到一半又险些栽倒在地。 他的那几个侍卫唯恐他弄出动静来又激怒了梁帝,眼疾手快的马上上去两个人把他扶住,撑着他仓惶的离去了。 这些人都是陆启元抓回来的,这会儿跟着梁元旭走,无非就是钻空子,想找条生路罢了,陆启元心里明白,却没拦着,放任他们去了。 待到一行人踉跄的脚步声走远了,他才将地上散落的奏折和供词都一一捡起来,摆在了梁帝跟前,一边低声的劝着:“景王殿下说得也没错,这件事表面看着越是完美毫无漏洞,也恰恰是最大的漏洞,那沈小五之所以净身进宫,就是被他那赌鬼老子赌输了卖掉的,他七岁进宫之后就和家里没了来往,怕是心里还恨着那俩人呢,又怎么会拿命去换了大把银子给他们花销?虽然供词上没法反驳,但情理在这摆着,事情其实也不是毫无漏洞。景王……殿下他是有失察之过,但这事情也不能全怪他,唉……” 他何尝不知道梁帝真正失望和愤怒的其实不是这件事本身,而仅仅是梁元旭的无能。 可梁元旭就是那么个庸才,不愿意承认也得承认,还能如何? “拿纸笔来。”陆启元知道梁帝心情不好,原也没打算他能听进去自己的话,叹着气就想往外走,却不想梁帝居然振奋了起来,拿开撑着脑袋的手臂,缓缓的又睁眼坐直了身子。 他挽袖子去拿放在手边稍远地方的笔。 陆启元赶忙绕到桌子的另一边去拿过来递给他,又帮着研磨。 梁帝找了一封空白的折子,亲书了一封国书,是给萧昀的。 陆启元看了半晌,就不得不慎重起来,偷偷的看了他好几眼才终于按耐不住的试探道:“陛下……想要把太孙殿下接回来?” 梁帝执笔的手顿了顿,险些在国书上留下墨点,他不想让那些大胤人看到自己的狼狈,于是撑着力气赶忙把手腕移开,之后才终于挫败的苦笑出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朕原以为算无遗策,大胤的国土迟早是我囊中之物,但如今不服输已是不行了。梁晋就梁晋吧,三年前那一败……到底是伤了元气了,朕已时日无多,这个国家也经不起更多的动荡了。如此……” 到底还是心绪难平,他的脸上表情极尽挣扎,又过了一会儿方才稳定了情绪继续:“既然已经定了是他,就总不能让他一直呆在胤京,趁着朕也有一口气在,是得接他回来教导两天,也交代他一些事情了。” 当初立梁晋为太孙,只是他的权宜之计,拿梁晋当成一枚必定会舍弃的弃子的,可是现在他骑虎难下,却只能稳住这个嫡孙的地位,将错就错了。 南梁的气运已经再经不起折腾,他要是不在自己在世时摆出一个明确支持的态度,稳固住梁晋的根基,那么待到他驾崩之后,可想而知南梁国中的宗室必然要展开一场大为之争的,这个国家,已经经不起内斗了。 写下国书之后,梁帝又顺便留了一道诏书下来,不过没有公布,暂时收起来了,内容无他,只是交代梁晋将来不可为难梁元旭和其他的宗室,当然—— 是在这些人全都安分的前提下。 他这边正在奋笔疾书,傍晚时分,一直安于被锁在冷宫的宜华却头一次推开门走了出来,言明要去面见梁帝。 守门的侍卫自是为难不肯:“娘娘,要么您还是先进去等,奴才先去禀报陛下一声,如果陛下召见的话……” 宫里这一天一夜气氛很不对,即便不知道具体出了什么事,但所有人都不是傻子,没人敢随便坏规矩还坏到梁帝跟前去。 宜华倒是好说话,点点头,就又退了回去。 侍卫刚掩上门,还不及上锁,就听御道另一边的花园方向有人大声喊:“什么人在那?不要跑!来人,刺客!抓刺客!快抓住他!” 这一喊,门口的侍卫就把持不住了,确实看见一条人影从路口蹿了过去,一行人赶忙拔刀去追。 外面乱了一阵,声音就又远了。 宜华回转身,再度拉开了院门,夜幕之下,阮先生朦胧的站在隔了一条遇到的另一边的墙根底下,阴影笼罩,远处看不见他的脸。 他死死的盯着宜华的脸,不无悲哀的低声道:“你在算计我是么,宜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