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八章 回长安 (第2/2页)
听到李旦叙说买大宅子的计划,他只觉自己脑袋中满是各种不真实的虚幻。 就这么摆脱卖布老板的身份了,以后都不用卖布了。 阶层跨越来的太快。 他从来只是盼着两个儿子安然回来,从来没想过李旦和李鸿儒带如此多财富回来。 李旦满脸兴奋的父母叙说着并州往事,李鸿儒又不时补充两句。 “确实都长大了!”客氏满心喜悦道。 若是以前的李旦,回家之后哪里能说上几句话,完全就是个闷葫芦。 此时侃侃而谈,几乎取代了李鸿儒往昔喜欢说话的情况。 倒是李鸿儒此时少说,又只是做部分补充,有了稳重的味道。 一个性格变得开朗,一个成熟稳重。 客氏只觉满心都是欢喜。 钱财重要,但什么都没两个儿子成长重要。 “王博士这数月也让人送了二十金过来,但他似乎出了很大的问题,我听说王博士被朝廷革了职,幽禁在家。” 待得将诸多事情聊完,众人止住兴奋,客氏才提及了一桩事。 “我已经知道老师的事”李鸿儒点头道:“已经拜托了人,也找了关系,看看能不能将事情解决。” “那就好”客氏回道。 客氏等人只是普通小老百姓,接触的高层有限。 王福畴的难,对李家而言就是一筹莫展的大问题。 待得李鸿儒连连叙说,客氏和李保国才稍微放心一些。 王福畴是李家的贵人,更是李鸿儒的老师,师门荣辱与共,但凡有力便会出全力。 李鸿儒提及的人都是朝廷位高权重之人,属于平常只能听一听,但难于见到的人。 有这些人愿意开口帮衬,王福畴的事情看上去就简单了许多。 “我听说是那个《秘记》害的,最近长安可流行《秘记》了,说咱们大唐朝代发展不久远,以后要被人武力取代,又是动荡的大混乱。” “很多人说陛下这次直接攻打汗国,也有《秘记》上的原因。” “若是没你们兄弟的介绍,我们连汗国在哪里,是什么模样都不知道。” “你们说的那些人和怪物也太吓人了。” …… 一家人叨叨咕咕,不乏温馨,也不乏提及长安城近半年的变化。 当诸多大事提完,客氏还说到了李鸿儒研发的耻裤,这种布裤在一些特定人群中有了一定的普及。 买耻裤虽然羞耻,但穿过一次之后,便少有人会想着再穿回此前的裈。 “师弟可在家?” 一家四口正是热议,李鸿儒陡然听到熟悉的声音。 李鸿儒只是一怔,随即已经站起身体。 他走到布店门口,拉下门栓,大门打开,顿时见到一声素色服装的公孙举。 “师兄,您怎么也到长安来了!” 公孙举是渤海郡的刺史,虽然在外面可以转,但没有朝廷特殊的征调,很少有机会能到长安城。 “我现在是个自由身,自然是哪儿都来得!” 公孙举坦然一笑,却是让李鸿儒心中一惊。 “咱们老师的事真有这么严重,连您都被牵连了?” 一郡刺史说退就退,公孙举退的干脆利索,也退得李鸿儒心惊。 “只是赶上了陛下脾气不太好的时候”公孙举笑道:“本以为自己在渤海郡不可缺,哪知道有那么多人可以替代,也就下来休息了。” 公孙举的神情不乏嘘唏。 他大大方方见过众人,一番行礼之下也端坐在方桌前。 王福畴事情带来了阴霾,但李家此时洋溢着欢喜,也让他感受到了几分喜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