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世家天下 (第3/3页)
杨炳的爵位蓩亭侯。 当然,杨珍的本事是不如三杨的,因此即便自己的家世惊人,乃是高门大族,但是在朝中也没混起来。 不过...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弘农杨氏之所以能够说是大族,便是它的底蕴,出身,以及复杂的关系网。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弘农杨氏,即是春秋羊舌氏后裔。 《氏族略》的《杨氏》条说:“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曰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 据《史记·晋世家》及《**书·宰相世系》书记载,晋顷公十二年,晋国大夫祁柔之孙祁盈的家臣祁胜和邬藏交**子,被祁盈发现,把他两个囚禁起来。 有个大夫叫荀跞,因受了祁胜的贿赂,状告祁盈私自抓人,结果晋顷公逮捕了祁盈。 杨食我是祁盈的好朋友,认为晋顷公处事不公,一气之下帮祁家杀死了祁胜和邬藏。 晋顷公大怒,晋国的其他几家公卿正想削弱公族势力,于是乘机杀死祁盈和杨食我,并攻灭祁氏、羊舌氏两族,分祁氏之田为七县、羊舌氏之田为三县,作为这些公卿子孙的食邑。 羊舌肸的子孙逃到华山仙谷隐居,居住在华阴。至汉朝华阴属弘农郡,称为杨氏,此即弘农杨氏由山西徙居华阴的历史过程,亦即弘农杨氏之由来。 晋国灭了,“祈盈之难“无踪了,没有政治上的阻碍后,杨家发展壮大了。 杨氏自杨道走出山林,重新进入政治舞台后,十余代皆为周室命官,或为大夫、司马,或为太傅、州牧。 秦末,华阴杨硕率其八个儿子随刘邦征战,其第六子杨喜因击杀项羽有功而官封赤泉侯,其他七子皆封为将军,杨硕本人封为太史:杨喜第四代孙杨敞也官至宰相,并娶太史公司马迁之女司马英为妻。 这个时候,弘农杨氏在朝廷位在列卿,爵为通侯,乘朱轮者十人,史称“西汉十轮“。 东汉杨震50岁前穷究学典,设馆授徒,时称“关西孔子“,后入仕,官至司徒、太尉,为官刚正清廉,史称“清白吏“: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继承杨震遗风,均官至太尉,被后人称为“东汉四世三公“。 天下杨氏出弘农,这句话可不是盖的。 三杨死时,便是得到了天下士人的同情,加之联姻世家,与弘农杨氏的关系更是紧密的。 况且,今日是弘农杨氏的驻地遭难,下次,说不定便是轮到自己家的了。 现在不让皇帝看重,并且解决这件事,下次,若是自家遭难,皇帝岂不是也可以置之不理。 在这个时候,天下世家前所未有的团结。 而这种团结起来的力量,便是皇帝,也感觉自己像是在激荡的河流上来回飘荡,不慎便会被激浪掀翻在滚滚激流之中。 “茂弘兄觉得陛下会如何处理?”王导突然问道。 如何处理? 这不是摆明的事情了吗? “陛下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了。 他也不敢袖手旁观。 司马家,本质来说也是世家。 只不过这个世家现在掌握了权力,是皇帝。 但西晋的政治格局,说起来,就是世家构成的。 司马炎之所以分封诸王,有很大的原因,也是为了防止世家夺权。 “恐怕西征,便在不久之后了。” 齐万年触及了世家的逆鳞,而对于现在的皇帝司马遹来说,他要的是稳定,他还需要世家的支持,来对抗齐王。 在这个时候,世家的要求,即便是过分,皇帝司马遹也是会尽力满足的。 恐怕这也是世家敢如此肆无忌惮的原因罢。 王生与王导没有聊多久。 皇帝司马遹便到了。 随着大内官尖利的喊叫声,太极殿骤然一静。 而司马遹缓缓坐到龙椅上面。 接着,便是行礼。 礼毕之后,也进入了今日的流程。 皇帝率先开口。 “前些日子,朕听说齐万年攻破了弘农郡,弘农郡在司隶,离洛阳不过百里之地,贼胡如此猖獗,朕绝不轻饶。” 开口的第一句话,司马遹便表明了态度。 对于华阴被毁的这件事上,司马遹要齐万年付出代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