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冠_第一章 益州乱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益州乱起 (第2/3页)



    蒋美人比她先入太子宫,而且还生下了血脉,在如今的皇宫,地位是十分稳固的。

    她虽然是皇后,但是膝下无子,总归是一个隐患。

    要不是琅琊王氏势大,蒋俊身后也没有一个值得称道的势力,恐怕她这个皇后的位置,也是不稳固的。

    再者说,现在太后也是更喜欢蒋美人一些。

    王惠风大家闺秀,说实话,并不想做这些宫斗之事。

    但是人为其中,有些事情就是必须要做的。

    王惠风在门口站了许多,最后还是轻轻叹了一口气。

    “我们等蒋美人走了再来罢。”

    “皇后殿下...”

    幽兰宫女自然不忿,但是她看着王惠风的表情,知道再说下去,也是无济于事的。

    自己的这个主人,还是太心软了。

    幽兰宫女瞪了瞪脚,只好跟上王惠风。

    .....

    时间如白驹过隙。

    不知不觉,十日便过去了。

    冬日的步伐慢慢远去,春天的脚步,更近了些。

    对十日后的洛阳来说,齐王的事情在慢慢发酵。

    刘寔,陈准,齐王发丧。

    一时间,满城缟素。

    为了安抚齐王世子,皇帝是给齐王超规格的葬礼的。

    但安抚有时候并不能真的将人心安抚下去。

    看似平静的洛阳,实际上却是波涛汹涌。

    王生这几日一直在皇宫。

    在太极殿。

    皇帝生病了,上朝上不了,但奏章是要改的。

    王生便给皇帝念奏章,皇帝再说该如何答复。

    说起来,这是一个不小的权力,也可以说完全没有权力。

    王生知道,皇帝这是在锻炼他。

    处理奏章这种事情,可以说是国之大事了。

    原来是给尚书台做的,后来给中书省做。

    前些日子收到皇帝手上,但皇帝总归是人,不是钢铁。

    是人就会累,就会倦。

    尤其是现在的皇帝。

    是身心俱疲。

    而且,夜以继日的工作,却换不到成就,见不到曙光,面对的,全是与自己想象中不同的事情。

    这种挫败感,也让皇帝很不好受。

    有很多人只能做一时的明君,无法做一辈子的明君。

    这很简单。

    人都是有三分钟热情的,而一旦热情消去了,自然就不会再做了。

    当然,有的人热情长一些,但也是没有用处的。

    皇帝号称可以什么事情都做,但事实上,并非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做。

    尤其对一个刚登基的皇帝来说。

    或许是太后干政,或许是辅政大臣的阻拦,或者是世家,或者是这天下就已经很让人失望了。

    很多三分钟明君,并非是他们不想做明君,而是前路的困难太多。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唐朝的皇帝唐玄宗了。

    玄宗一开始在重重危机中踩着无数人的尸体走上政治舞台,孜孜求治。那时的他,是一个是非分明,颇有决断的人。

    但在时间的侵袭下,他的心已经无法保持原来的状态。

    可能在他自己看来,自己并没有多少变化,仍是以前的那个孜孜求治的贤明帝王,但在外人看来,他已经跟之前判若两人。

    他越来越不能容忍不同的意见,对那些在“细枝末节”上固执己见,故意与自己过不去的人,越来越感到厌恶。

    处理军政事务时,他的情绪时常出现起伏,无法抑制自己的好恶。

    随着政治经验的累积,他越来越不耐琐细,对传说中的“垂拱而治”也越来越向往。

    他对感官刺激所带来的快乐越来越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柔软的女体,动听的音乐,好看的舞蹈……

    这些过去他曾经明确表示要控制甚至弃绝的东西,现在越来越感觉不可或缺,尤其是想到自己已经年近五旬,这种焦虑感越来越强。

    于是从开始的明君,变成了后面的昏君。

    唐玄宗的变化,其实就可以说就是现在司马遹的变化。

    现在的司马遹,对刚开始接触大权的那种紧张感,那种兴趣,已经是没有多少了。

    反而是一提到诸王的消息,他脸上都会露出极为厌恶之色。

    王生便在这般,度过了这几日。

    通过处理朝政,王生对天下大势,又有另外的了解了。

    首先,江南那边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消息,但是关于江南的奏章,却是比其他地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