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160;留子 (第3/3页)
这个时代的军营中,人员众多,最底层的就是兵,在往上就是兵长、校尉、骑都尉、中郎将、骠骑将军、中军将军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郎将这个职位,中郎将一职起源秦朝时期,一直延续到三国。 正常来说,中郎将是在驻守在皇宫内外的将军,主要负责保护皇帝安全,和观察周围的风吹草动。 也就是说,中郎将在一般情况,是不会出现在军营之中的。 而且在秦汉时期,中郎将已经是武人的能达到的最高职位,当时的吕布就是被董卓官拜中郎将,基本属于武人中最大的官。 但是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战争,中郎将不仅地位下降,要听从上面的将军,比如上面提到的骠骑将军、神威将军等,中郎将也是要带兵打仗的。 往往在军队中,没有将军的话,中郎将就是一把手。 其次校尉、都尉等,也是军营中的重要成员,校尉相当于将军的副官,帮助将军驻扎军营,布置军事防范策略等等。 三国时期的鲁肃,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就被孙权任命为校尉,共同辅佐周瑜和程普行军打仗。 另外,让王生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这军队的编制问题了。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先说一下商周时期的军事等级,大概是兵、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等。 一般来说五人算一伍,每个伍里有一个伍长。十个人为一“什”,十个人里面选出一个什长。 其次,还有专门的步兵骑战车作战的,在《?司马法》中记载:“每乘是甲士10名(3名上车作战,7名在车下作战),徒役20名。”十乘为一卒,每两卒由一个师长来指挥。 而且,不同卒的将士们只认自己的将领,别的卒的将领是不认识的,也是为了统领方便。打仗的时候,为了不伤到自己人,一般会有特殊的暗号。 从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将士的编制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到了汉朝,编制才出现了一点改变,出现了新的名词。 大概一千人分成一部,每部里分成5个曲左右,部长听从校尉指挥,曲长听从部长指挥。 西晋大多承继汉朝,但也有所区别,军营中以100人为队,3队合成1幢、3幢合成1军,层层听候上面指挥,分别作战。 张光是真将军啊! 他这种从基层上来的人,又打过仗,对军队运行的方方面面都十分了解。 这个人若是能挖过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张光看着王生,觉得自己说了这么多话,应该也差不多了。 是故,他深吸一口气,试探性的问道:“听说陛下让君侯去征伐魏郡,不知道可有此事?” 王生愣了一下,他眼珠一转,他马上明白了张光的想法。 当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王生在心中感慨道。 这就是他最好的机会。 王生心中微喜,但是脸上却是没有多少颜色变幻。 “陛下确实是要本侯征伐魏郡,邺城,不过,具体的时间,可没有通知。” 时间无所谓,这事情是真的就行。 “在下虽然没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为国效力这种事情,还请君侯到时候心中挂记一二。” 张光的话说得很委婉,但是意思已经是非常明白了。 “当然可以。” 王生轻轻点头。 “不过,此事中军将军不知同意与否,若是他不同意,倒是不好说。” 其实,王生可以直接与皇帝司马遹说的。 这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但是,这一句话的事情,王生不想做。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若是这件事如此轻易的话,张光心中倒是没有什么感觉了。 王生要让张光明白,跟他做事,可没有那么容易,不是什么人想要来就能来的。 “中军将军也管不到我的事情。” 张光哼了一声。 “君侯放心,等君侯出营了,我这便去与中军将军好好说说。” 王生嘴角一勾,轻轻点头。 “若此次征伐魏郡,有将军援手,恐怕此事,倒是会变得容易不少。” 这张光好好打磨,日后说不定有大用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