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破袭战 (第3/4页)
倒是让卫立煌等人有些明白了,如此一来,日军必然会出动兵力,对我军进行围剿,但是兵力少了,是送死。派兵多了,那么必然会出现防御上的疏漏,这也是国军的新战机。 “这难道是游击战?”有人不解道。 “不,这是运动战。”曾一阳肯定的说道:“这是在特定环境中,利用我军的民众支持,用不间断的袭扰,来分散日军的注意力,牵动日军往我军希望的方向行动。只要时机成熟,收复失地也不是梦想。大家要有一个概念,我们是在运动中织网,而日军就是一支无头的苍蝇。怎么样让日军变成苍蝇,还要看大家袭扰的成果。” “至于具体要怎么执行,各个参战部队直接的情报传递,都需要进一步的商榷,这些会在明天会议的时候商量,今天的任务,就是统一大家的作战思想,不要存有英雄主义情节,让部队徒增损失。”曾一阳的话到这时候,也就差不多全部结束了。 卫立煌、孙连仲商量了一下也点头认同了曾一阳的作战思路。 这其实是一个更为广阔的作战思路。在火力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但我军占据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和日军硬碰硬,进行阵地战,必然是日军最希望看到的。 如果,能够分散日军的兵力,那么日军优势的野战炮兵联队,都将失去其发挥的战场。因为山炮如果部署到中队一级,日军的步兵的行动速度将被大大的削弱。 其后的两天时间内,四十军先期到达的参谋们,给国军的将领好好上了一课。 在行军过程中建立伏击阵地,在行军中埋设地雷,小股部队如何拖住敌主力部队,发挥的淋漓尽致。 尤其是,针对日军坦克作战中,日军惯用的不坦协同的作战办法,让很多将领的心里充满了对阵日军的期望。日军95坦克、豆式坦克都是以小口径炮为其突击力量,辅助机枪保护其身后的步兵。 让国军和日军作战的将领大为头疼,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军队,面对日军的坦克部队,可谓是一筹莫展。但是曾一阳的战术中,就利用了日军坦克的特点,用竹竿等物品,将手榴弹绑在了竹竿顶端,士兵只要呆在散兵坑中,等坦克经过的时候,连身体都不用暴露,就能将手榴弹伸到日军坦克的机枪孔中引爆。 然后利用坦克的高防御,构建临时轻机枪阵地,直接能在日军步兵集团中,寻找目标。 虽然,很多战术有待于完善,没有经历过实战的洗礼,还很不好说。可在这些从军多年的将军眼中,完全是不是办法的办法。 等到一战区的将军们都回到自己的防区后,曾一阳才松了口气,这时候心里着实定不下心来的张学良找上门来了。 “曾贤弟,委座急电,希望战区直辖部队,包括东北军、中央军第二集团军、29路军发起反攻,牵制日军主力,缓解怀涞一线的13军压力。”张学良对这份电报也是拿捏不准,反攻对一战区来说很不利。 大兵团作战时,日军的空中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一战区大部分部队,不但要承担日军在火炮上的优势,而且更为担忧的是,一旦部队集结,后勤的压力也很大。 “电告南京,就说,我战区一定完成牵制日军两到三个师团的任务,关键时候,会全力进攻日军重兵把守的保定,天津周边等地,为13军牵制日军主力西进赢取时间。”曾一阳从容道。 张学良动容道:“这不妥吧!总司令的意思是一战区用一场大胜,来刺激全国的抗日热情,我们这样做,不是背道而驰吗?万一日军龟缩兵力,退守涿州,抽调精锐部队支援怀涞,到时候……” “从大局上看,13军和35军守卫怀涞是为大同会战创造时间,这也是阎锡山为表明抗日立场而下定决心和日军的一张会战。但是从日军的兵力上来看,从河北中部抽调兵力,将大大削弱北平,天津的防御,如果我军进攻,那么日军将会失去平津的外围的占领区,平津也将受到威胁。这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