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血杀109师团(1) (第4/4页)
多,等39师来了之后,直接让两个旅过来领走,放在你们野炮部队,这样的炮没有什么大用。”曾一阳想了想,还是将这些武器下方到步兵部队。 张学良带着卫立煌等人,这下子算是开眼了,野炮、山炮、大口径的榴弹炮,全部配备齐全,连老蒋的最精锐部队也不会这么阔气。 不过询问之下,确实让很多人无语。 近70门75mm口径以上的火炮,直接购买的不过24门德制造的山炮,其他的都是缴获的。 尤其是第六野战联队的那些日系的火炮,自从缴获后,一直被当成炮兵训练的主要科目。这回一亮相,震慑了所有人。 大正11式的6门重炮,随着西北军工的投产,也研制出了相应的炮弹,这次也一起跟了过来。 范汉杰是感触最深的一个人,要在复杂多变的战场上,缴获对方的炮兵,这几乎如同登天一样的困难。但是曾一阳的40军确做到了。 回到战区指挥部的时候,很多人还都沉浸在40军强大火力炮兵部队上,反而对会议的议题,都没有多大的上心。 战区司令和参谋长都不在,反而很多人都在议论40军的事情。光一个炮兵支队,就让所有人心中忌惮,何况还有一个编制一样庞大的骑兵支队? 5000人?6000人? 范汉杰以前在国防部供职,见过的部队数不胜数,这次却是给他震撼最大的一次。 还在为40军的炮兵人数纠结不清的时候。 尤其是孙连仲等人,更是对40军的装备羡慕不已,本来看到东北军105师的装备,已经够让他失态了,这回,40军的装备让他出现了一种要占为己有的想法。 假如,自己有四十军这样的装备,日军的一个师团根本就不够看的。孙连仲心中不由假想。 而曾一阳却和张学良在一间小房间内,正在商谈着什么事。 “曾将军,你看40军也不日即将到阳泉,是否华北日军的反攻可以开始了呢?”张学良不能不着急,他现在急需要将原有的地盘拿回来,没有这些地方的税收保障,他的部队就没有足够的军饷。 “总司令,你要做好长期失去这些地方的准备,但是短期内的军饷,我想不是问题。”曾一阳将一份名单递送给了张学良。 连日来的破袭战,虽然日军伤亡并不大,但是却将华北日军的很多联络点,和一些汉奸暴露了出来。很多汉奸都是一县,一地的富豪,身家百万的也不乏多人。 名单足足有数百人,但是张学良根本就没有深究的意思,放下名单,询问道:“曾将军,这些都是掌握的投靠日军的汉奸,不少已经进入了平津,根本就抓不到他们,更别说对他们的审判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的意思,将这些人,在我们控制的区域全部连根拔除,家产充公,做军费,田产全部分给老百姓。”曾一阳当然也没有对这些人在老家的家人有所同情的意思,一人当汉奸,全家都有罪,虽然有些说不过去。 尤其是法制社会,这样的武断可能会让很多人送命。 但这是战争时期,震慑,尤其是对当汉奸的下场,要让所有还举棋不定的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当汉奸的下场只有一个,就是‘死’。 “但是,反攻……” “此事过后,军民一心,正是进攻的好机会。”曾一阳还有一点没有说,这次华北参战的部队,很多没有领导军饷,士兵虽然有抗日热情,但是也不能不考虑军官的想法。 日军的109师团,收缩外围县城之后,已经成为在冀中的突出部,不过具体的作战计划,他还不想先透露出去。 而肃清汉奸,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将日军的注意力转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