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七十四章 鬼子打鬼子邪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鬼子打鬼子邪乎 (第2/4页)

线中,无奈之下,孙震也只能收拾文件,带着二十二集团军的司令部撤退。

    最后,滕县附近,只有王铭章的122师师部和一些残兵,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军。

    孙震怒骂的电文,已经发到了战区司令部。

    李宗仁箴默不言,但脸上的怒气,已经让战区司令部的气氛变得更加的凝重起来。

    原本应该到位的85军迟迟没有抵达指定位置,第4师和第89师都是南口阻击战的部队,战斗力不弱。

    但为什么由13军改编的85军,战斗力上出现了不匹配的情况呢?

    很多事情,历史都无法说明白,更何况这些隐秘,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曾一阳的推断就是,20军团是受到蒋介石节制的部队,直接的领导权在中央,而非战区。加上山东作战的部队,都是蒋介石非常忌惮的川军和西北军主力,有压制李宗仁战功的想法,也有消耗西北军和川军两大杂牌军的意图。而桂系的部队,自然有李宗仁照顾,蒋介石没办法下手,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西北军一直是蒋介石的心腹大患,抗战虽然有机会,但成建制消耗的西北军还没有出现。

    加上西北军作战勇猛,军纪也比较严明,战斗力很强,擅长奔袭作战。往往在装备弱后一大截的情况下,还能打胜仗,这不得不让蒋介石担忧。

    冯玉祥是失去了军权,但要是有足够的利益驱动下,西北军还是有希望回到冯玉祥的麾下,成为其争霸的基础。

    川军的情况,更是让蒋介石担忧,刘湘突然在武汉病故。让蒋介石看到了控制整个四川的希望,手下的谋士张群,也正好是四川人,但没想到,他不过是一次试探,就让川康士绅名流反应激烈,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让在山西的邓锡侯回川主持四川军政。

    只能慢慢的图谋四川,这在蒋介石心中无疑是一个隐患。

    进攻滕县的日军并不多,只有三四千日军,但作为川军41军前敌总指挥的王铭章,手下指挥的也只有这么多部队,而且能够战斗的不过是一个团的兵力。

    滕县,守城战的第二天,日军从早上八点开始炮击,就没有停止过。

    躲在临时挖好的地洞中,王铭章等十几个人身体挨着身体,静静的等待着日军停止炮击。

    所有人都举着木板锅盖之类的东西,就是为了防止被炮弹炸飞的砖石从洞口掉入。

    滕县内的房子都不能在日军炮击的时候呆人,这是滕县交战第一天,日军炮击给122师的一个教训。三四百的阵亡都是在日军炮击的时候造成的,没有经验的战士,都在日军炮击的时候,往房子里躲,才多了三四百的阵亡。

    忽然,从洞口淅淅沥沥的掉落了不少砖石,都不打,好在没有伤到人。

    和王铭章呆在一起,要么是军官,要么就是侍卫。

    一个侍卫摸样的士兵,吐了一口带着泥沙的唾沫,低声咒骂道:“龟儿子的小鬼子,爷爷在这儿哪?都炸了一个时辰了,还没有找到你家爷爷……”

    “狗子,你就不能少说两句。”王铭章心中烦恼,说好的援军,不过露了一个脸,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连集团军代总司令,孙震,都心有戚戚的给王铭章的电报中说了些不好听的话,言语中的怒气让人不寒而栗。

    协同作战中,中央军既然视地方部队于不顾,反而成了鬼子的帮凶,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让川军打光,好让蒋介石能够顺利的接受四川。

    狗子骂骂咧咧了几句之后,又不甘心的说:“师长,您说小鬼子这炮弹就像不要钱似的,没命的乱扔,那河北和山西的大胜是怎么打的?”

    “用人命去打的,你以为呢?”王铭章没好气的回答:“40军的军长曾一阳,我倒是有缘在徐州见过一面,风华正茂,年少有为。是位不可多得的儒将,40军作战的方式,我也打听了不少。应该他们的装备和日军相比,也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