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六章 泥潭 (第3/4页)
部队。 三支部队中,东北抗日武装最弱,也最有可能获得苏联的军事援助。 让牛岛满没有想到的是,在长春,关东军司令部内,担任决策层的几个关东军决策人中,正在商讨牛岛满从前线发来的一份,加强手段,巩固松花江城防御的电报。 电报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用航空兵的运输机,从其他战场,调动一个联队左右的兵力,补充到松花江城的防御中去。用来巩固整个东线防御,而对这份电报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 “用军用运输机,从佳木斯运送一个联队抵达松花江城?”梅津美治郎惊讶的听着秦彦三郎少将读着牛岛满从蛟河发来的电报。 对于牛岛满避开蛟河的战局,转而关心松花江城的防御,这已经够让人奇怪了,但梅津美治郎似乎听得很仔细,专注的神情,让秦彦三郎少将不得不尽量将放慢语速,让司令官能够在听电报的时候,可以有一个思考的空间。 “航空兵还有多少运输机?”梅津美治郎询问道。 “28架,中型运输机。” 秦彦三郎少将脱口而出,他原来也非常奇怪,用飞机来运送军官,这在日军中不是第一次,但运送一个联队,这对于日军来说坚持太疯狂了。伞兵空降作战,也都是在研究阶段。 这方面日本的盟友德国没有隐瞒太多,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载重量最大的水上飞机,无法布置在交通便利的枢纽型城市。而载重量一般的运输机,无法运送装甲兵,这种德军最犀利的作战突击兵种。 反而只能运送士兵和轻武器,连野炮都无法运送。 这就导致,伞兵的作用仅限于一些地域空阔,容易占领的区域。在训练有素的德军中,伞兵也是一个非常难训练的兵种。尤其是空降伞兵,在投入作战区域后,如何集结,一直是成为德国空军中非常头痛的问题。 缺乏有力的进攻武器,大量散落的步兵,只能靠着有限的火力和携带的少量弹药,突破可能的出现的敌人防线。而且伞兵的分布往往是分散的,这就使得在完成部队集结之前,就可能会在敌占区消耗一半以上的兵力损失。 这种未战就死一半的作战方式,在德军中也仅仅是在实验阶段。 加上大部分伞兵都是在黑夜降落,对部队的集结更是增加了不少障碍。 秦彦三郎少将作为主管作战的副参谋长,自然知道伞兵在国际新军事领域中尴尬的地位。不过牛岛满的意见倒是不错,首先他需要投放的部队不过是普通的步兵,不需要专门的训练跳伞的技能。 在控制的机场内突然降落,只要飞机足够,一下子运送一个大队的部队不是难事。 为什么在诺门坎战役的时候没有想到呢?要是当时在蒙古纵深区域,成功轰炸了苏联机场,然后大量的步兵从运输机运送到前线,稳固机场防御,之后大量的增援部队进入敌后之后,开辟纵深战场。 这是一个新的作战思路,在以往的作战计划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梅津美治郎顿时对牛岛满的感觉有了一个很显著的提高,本来一直称呼其为‘家伙’,此时已经上升到了朋友的角色:“牛岛君的想法,确实是开辟了一个新的作战思路。” “新的作战思路?” 秦彦三郎少将诧异道。 梅津美治郎搓着手背,来回的摩擦着,对于年纪大了的人,总是会觉得皮肤干燥,有些发痒,搓手能够帮助血液循环,这还是医疗界得朋友告诉他的养生方法,刷刷刷的声音在两人的耳畔来回的响动着。 要是换一个人,在秦彦三郎面前如此无礼,他早就背着双手走了,但他面前的是梅津美治郎,帝国大将的身份,让他的一再忍耐了下来,反问道:“大将阁下,我很好奇,这种新的思路的作用在那里?” “跳蚤是非常微小的,但又异常的坚固,当然这是相对于他的身体来说。”梅津美治郎呵呵一笑道:“但是跳蚤却又是最难捉到的,因为它行动敏捷,往往能在人下手之前,就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梅津美治郎接着说:“单纯的空降兵,因为降落伞的原因,无法携带大量的武器。一般只能携带随身武器,而弹药,机枪等武器,都需要用单独的降落伞来空投,风向永远是伞兵最大的敌人。你看过英国在南亚的殖民地之后,有过什么感想吗?” “建立的集镇,都是非常分散的,步兵行军非常艰难。” 梅津美治郎终于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军事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