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一百四十三章 理查的窘迫 (第3/4页)
加了些热水之后,他抚摸着颌下浓密的胡须缓缓的自语着“如果我们以阿卡为后方,沿着海岸边开辟出一条通向大马士革的道路呢?你可以尽量多收集些船为我们运输补给,那些船可以顺着岸边前进,一旦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帮助我的军队从海岸上离开。” 理查似乎随口说着的话却让凯斯内斯陷入了沉思,他甚至没有注意到国王要他帮着自己站起来的手势,直到理查自己按着盆边“哗啦”一声站了起来,他才醒悟过来似的帮助国王从澡盆里走了出来。 “我想你应该这么做,去准备一些船,”理查一边擦着身上的水渍一边对凯斯内斯说“然后我们就可以变得自由多了,我们可以任意到任何地方去却又不必担心自己的退路被截断,只要你的船能够给我送来足够多的补给,我就能在沿海建立起一连串的堡垒,到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和萨拉丁进行一场真正的决战了。” “可是陛下,那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您难道不是应该尽快回到英国去吗?”凯斯内斯有些不解的问。 “我的弟弟正在英国,我相信他也并不希望我那么早回去把他从宝座上赶走,”理查讽刺的说,然后他抓起身边的一柄长剑用力挥舞了一下“我决定了,一定要和那个萨拉森人的大流士决一死战之后才回国,要知道这不但关系到我来到圣地的目的,更关系到我的荣誉。” 国王的话让凯斯内斯有些无奈,他知道对于理查来说,能够与萨拉丁这样强大的对手作战已经足以让他忘记很多更加重要的事情。 不过他也不能不承认,理查那为了自己能够站稳脚跟,而忽然想出的要用海上的船队为在岸上作战的自己沿途提供补给的想法,却似乎启发了凯斯内斯内心中一个还没有被他想透的东西。 这让凯斯内斯不由得认为国王的决定未尝没有道理,至于原本认为应该提醒国王尽快结束在圣地的战争返回英国的责任,则很快被他淡忘了。 十字军终于决定后撤了,这样的决定虽然得到了贵族骑士们的最终认可,但是却在士兵们中间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对于很多一生都不会知道圣经中的那些文字究竟代表什么含义的普通士兵们来说,圣地耶路撒冷在他们心中的距离与他们和国王之间的距离一样遥不可及,不过即便是国王与耶路撒冷相比也要显得渺小了些。 能够亲眼看到那座城市,能够从异教徒的手中把那座城市拯救出来,是很多人这一生中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 他们当中有的人是为了纯粹的虔诚,而有的人则是为了尝赎他们犯下的罪行。 所以当理查下达撤退的命令时,霎时涌起的惊慌不安和阵阵谣言立刻在军队里到处传播,人们在猜测着自己是不是已经战败,否则怎么会在就要看到圣城的城墙时却要向后退去,更有人开始怀疑国王是不是病倒,甚至可能在上次的战斗中负了重伤。 士兵们蜂拥着涌向理查自己的亲兵队伍,直到理查不得不亲自走出来站在他们的面前,人们才终于松了口气。 不过接着一个个的疑问就向理查涌来,他们质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向后撤退而不是乘胜向着耶路撒冷进军,这让理查几乎因为愤怒要下令把那些闹得最凶的人抓起来。 不过士兵们最终还是在国王威严的吼叫声中变得畏缩了,他们看着半光着身子袒露出道道伤疤的理查,在国王用自己身上这些荣耀的伤疤起誓,不能收复圣地就绝对不会返回英格兰之后,士兵们终于听从了国王的命令。 十一月十四日,在耶路撒冷远郊的战役结束后的第五天,疲惫的十字军开始缓缓的撤退。 以凯斯内斯为先导的一队骑兵首先沿着原来的道路向来时的方向前进,而后,在不时出没的萨拉森轻骑的监视下,十字军开始缓慢而谨慎的向着来路上退去。 理查几乎是最后一个离开的,这让他身边的那些侍从骑士不得不握紧长剑,小心的监视着四周,随时防范着那些可能随时会出现的萨拉森轻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