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兰_第三百一十六章 义结金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六章 义结金兰 (第2/3页)

    众位将领苦苦劝说,最后项羽才说看在众人的面子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要对钟离眛打五十军棍,就在阵前行刑。

    以示他的威严,无人可以冒犯。

    只见秦兵们一顿棍棒,直打得钟离昧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也没有听到钟离眛哼一声。

    钟离眛的身上虽然很疼,但是他的心更疼。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自己亲手把这些人送到了鬼门关。

    如果不是自己逞能,打开了城阳城西门,也许城阳城就不会破,这些人也就不会死!

    本来,钟离眛可以运用内功与士兵们的棍棒相抗衡,那样这些普通士兵的打击根本伤不了他。

    但是他并没有那样做,板子因此结结实实地打在他身上!

    因为他认为自己确实该打,甚至万死难辞其咎!

    这一顿打,让众将知道了项羽暴虐的本质,也让大家了解到钟离眛乃是铮铮铁骨的汉子,也不由地都暗暗佩服!

    因为云山军尚在彭城守城,因此,也没有更多地人起来为钟离眛伸张正义!

    对于英布和龙且这两个人来说,人命贱如草芥,他们的本性跟项羽差不了多少,杀些人在他们那里也从来不算个事!

    执行屠城的命令,项羽就交给他们两个执行。

    曹参、樊哙、夏候婴、周勃等将领唯刘三马首是瞻,他们盯着刘三,看见他欲言又止,他们人微言轻,更是不敢多说一句话,只得任凭项羽胡乱行事。

    于是城阳守军五六万之众,城中百姓四五万人均为楚军所杀。

    楚军恐怖的狞笑,秦军虚弱的反抗,以及百姓们痛苦的啼哭,苦苦的哀求就久久回荡在城阳城阴霾的天空!

    项羽一声令下,千万颗人头落地,血色染红了天空和大地。

    那悲伤绝望的哭声汇流成河,流向了四面八方!

    不管是耄耋老人,还是刚出身的婴儿,无一漏网,全部死在楚军的屠刀之下,城阳城内除了楚军,再也没有活人!

    一时之间,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冲杀着鲜血,冲杀着罪恶,也许老天也在诉说着自己的愤慨!

    在项羽杀了所有的降卒以后,大家都归营了。

    刘三的诸将归营后,都跟他说:“项羽对城阳屠城,我们大家都认为他这样做非常不对,主公既然为大军副帅,为何不出言支持钟离将军,阻止项羽行暴呢?”

    刘三说道:“秦军已降,城阳已破。

    项小将军乃军中主帅,军中事情当然由他做主决定。

    把这些人杀了确实不义,但是项小将军军令已下,谁敢违抗?

    钟离将军不是也劝阻了吗,结果怎样?可见劝之无益,不如不劝!”

    诸将闻言,心中虽仍有疑惑,但是只得诺诺而退!

    那么如果刘三劝阻的话,项羽会不会改变主意,不再屠城呢?

    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因为,光有钟离眛一个人劝阻,由于钟离眛的云山军不在身边,他只是一个外来户,就是加上季布,也势单力孤,掀不起什么风浪!

    所以项羽很容易就作出决断,不听钟离眛的劝告。

    但是如果加上刘三的劝告就不一样了!

    刘三的本部人马都在这里,众将都在身边。

    他要说话,项羽就得掂量掂量,犯得着为了城阳的百姓跟刘三撕破脸吗?

    因此,说话的分量是跟自己的实力是有关系的。

    所以说,城阳屠城,是在刘三的默许下进行的,刘三就是帮凶!

    那么刘三为什么不劝呢?

    那是因为他藏有私心。

    刘三这个人衡量事情的标准就是,这样做对自己有没有好处?

    刘三认为,现在是大家一起同仇敌忾打暴秦,但是如果有一天秦国灭亡,大家争夺天下的时候,这个项羽勇猛无敌,早晚必成自己的敌人。

    让项羽残暴的名声传至四方,老百姓们都对他离心离德,到时对于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钟离眛乃是不可多得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