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40 穿针引线 (第2/6页)
? 姑娘们尖叫完之后,其中两个都看着中间那位,看起来中间这位就是她们这个小团体的头头了。 “桐生老师,你让我们加入道场,”中间那位整了整头发,有些害羞的看着和马,“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也可以加入夫人位置的角逐?” “你们给我等一下!”和马说着不由分说把刚刚还给妹子的周刊方春又抢了回来,翻到自己专题那一页快速浏览之后,他发出了懊恼的嚎叫: “花房隆志!你给我记着!” ** 就在不远处的房子二楼,花房隆志放下望远镜,哈哈大笑。 笑完他拿起脚边的罐装啤酒,和同样满脸笑容的若宫大辅碰杯。 “敬我们的好运!”花房隆志大声说,“敬我们的摇钱树,桐生和马!” “桐生君长命百岁!”若宫大辅也合了一句,然后两人一起开怀畅饮。 喝空一罐酒之后,花房隆志忽然叹道:“真奇怪,本来我们是准备认真的追着桐生君做深入调查,重拾初心做调查记者的,怎么最后写出来的还是这种花边狗仔新闻呢?” “这就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若宫大辅耸肩,“不过,我感觉这次我们跟到底,一定能整出来不输给那些正牌调查记者的深度报道。” 若宫大辅顿了顿,忽然口气一换:“不过到时候肯定会被主编说不务正业,然后强调‘我们杂志就是要下半身,下半身呢?’。” 花房隆志摆摆手:“这个简单,我们在正经的调查报道里,多写一些桐生君的花边不就完了。题目我都想好了,就写‘现代武士大名和他的后宫佳丽们’。 “正好现在大河剧看的人那么多,还流行剑豪小说。” 1980年前后,日本出现过一股“时代小说”的热潮,诞生了很多动辄三四十卷的剑豪小说。 日本的出版界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正经的小说出的时候用什么版型,定价多少都有“行规”。 去日本的书店看,很多小说的定价是一样的,都是1640日元,只有那些名气很大的比如村上春树才不按照这个定价。 但是1970年开始,以角川书店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出版企业,开始推出针对低收入人群的“文库本”。 于是日本出版业界就形成了新的行规,新的小说第一次出版那叫“单行本”,一般用a4判——这里判相当于中国的“xx开”,是出版时的形制。 小说单行本出了一年之后,再用“文库判”再出一次廉价版。 这其实就是一种价格歧视策略,小说家和出版社用这样的方法尽可能充分的收割读者。 到70年代末,开始出现一种根本不出单行本,直接走文库本的小说,这些小说价格低廉,充满感官刺激,被正经的小说家鄙视。 但是人家薄利多销赚得多。 现在花房隆志他们租的房子里,就有不少这样的小说,每一本的封面都是凶神恶煞的剑客和袒*露*的女人。 花房隆志“追热点”的时候喜欢带一本,这样平时打发时间可以看,去厕所还能撕了当厕纸。 花房隆志倒不会看不起写这些小说的人,毕竟他自己供职的周刊方春,也不比厕纸好多少。 现在聊到这些小说,花房隆志想起来了,忙拍了下打开一罐新啤酒的若宫大辅:“你拍照啊,这照片出来可有内容掰了。” “只是和几个女生聊天,形成不了什么冲击啦。”若宫大辅说,“除非桐生君的‘正宫’这个时候出来,那就有戏看了。” 话音刚落,若宫大辅和花房隆志就同时看见一辆轿车出现在远处,直奔桐生道场门口。 “哦!来了!” 花房隆志兴奋起来,拿起望远镜,若宫大辅也赶忙回到照相机前,摆弄起新换的大块头镜头。 然而花房隆志却说:“别拍!是神宫寺家的女儿,这个别拍。” 若宫大辅:“可惜了,是南条家的小姐就好玩了。或者那个平民家的也成。” ** 神宫寺玉藻笑眯眯的看着和马面前的三个高中女生:“几位是想来学剑道吗?” 三个妹子盯着玉藻上下打量一番,又不约而同的看了眼她身后的车。 再开口的时候她们明显露了怯:“这个,我们是有兴趣,但是……” “那里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