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高度称赞 (第2/2页)
去。 政委也跟着表态,表示新二团全体指战官兵,有信心接受这个任务,并愿尽全部努力拿下新井煤矿。 扫除敌人的这“五个师团兵力”。 二人的态度,旅长看在眼里非常满意。又嘱咐了不少事情。 尤其情报侦查,如果不能探明矿区内碉堡的位置,在正式攻打的时候定会遭受不少的伤亡。 至于具体攻打的时间,旅长则并没有透露。因为那一天,华北地区几十个团都要同步行动。 时间是需要保密的,知道的人越少,保密性就越好。 目前只传达到旅一级。 袁朗在一旁听着,用力的抿了抿嘴唇:这有我什么事儿吗? 正想着,旅长就说到他了:“还有小袁顾问,这批炸药雷管起爆器,来的正是时候。 拿下煤矿我们也不可能守住它,也不能再把煤矿留给敌人利用。 能搬走的机器当然要搬,搬不走的要用炸药通通摧毁。 最好使其难以恢复,即便恢复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代价。” 原来我这批炸药来的正是时候啊? 袁朗之前还真没往这里想,旅长一提醒他就明白了。 “旅长您就瞧好了吧,由我来实施爆炸,准能把这新井煤矿炸得面目全非。 小鬼子没个一年半载,休想恢复开采。” 他立刻来了精神,信誓旦旦的保证。掌握了爆炸精通,就是这么豪横。 煤矿炸废了,一年半载用不成。保证小鬼子来了,都得哭着回去。 旅长还真不知道袁朗会爆破,他没接这个话题。 反而感谢起了袁朗,冒巨大的风险深入敌境,把八路军的药品运回来。 尤其回来路上发生的,旅长都听说了,简直是险之又险啊! 他语重心长的劝说道:“以后这样的事情还是少做,你要是陷入了危险。 那对于我们八路军来说,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能得到如此评价,足够袁朗欣慰的了。 但还不止。 旅长还绘声绘色地形容师长的看法,“袁朗这样的爱国友人,为我八路军提供了枪炮弹药各种军事物资,极大的增强了我军的战斗力。 他一个人就抵得上敌人两个师团。以后,一定要多加保护,万万不可让其犯险。” “真的?师长是这么说我的?” 袁朗嘴上在问,脸上却已经抑制不住地笑开花儿了。 这样的评价一般人可得不到。 瞧李云龙那个羡慕的样子,恨不得以身代之。 可这是能替代的吗? 那是他袁朗辛辛苦苦,当运输大队长,一点一点搬来的。 是他冒着巨大的风险……反正,他很辛苦的就是了。 李云龙他只有眼馋的份儿。 说实话,袁朗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李云龙也很意外,但他羡慕归羡慕,却不眼馋。 能抵两个师团的人,就在他新二团。要眼馋,那也是丁伟孔捷他们眼馋。 赵刚眼中带着些许羡慕,真心实意的说:“恭喜啊!师长和旅长可都不常夸人,能得到他二人的一致称赞,可是极为少见的事情。 袁朗,你可是出大风头了。” 众人把袁朗夸的轻飘飘的,骨头都轻了几两。 旅长还说,会从延安给袁朗申请一个嘉奖,很高级别的。到时候,还会上边区日报。 种种荣誉加身,是袁朗完全没有想过的。 而若是要仔细一想,就凭他把这批药品从敌人的封锁中运出来,那就值个一等功。 更别说他前前后后提供了,最起码一个步兵团的武器装备。二十多门各种火炮,都够编两个炮兵营的。 在八路军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 这是什么精神啊? 最高级的嘉奖过分吗? 要不是袁朗非要在一线部队,总部都想让他去延安,亲自去领奖。 最好参与延安的建设,还省得在一线部队冒风险。 然而,袁朗肯定不会同意就是了。 旅长又一次充当说客失败。稍感遗憾,却也有所预料。 来新二团,该交代的事儿都交代了,该夸奖的人也夸了。 旅长的时间很紧的,说话间便告辞,启程了。 在半路上,他把一封信递给身边的警卫员,叮嘱到:“小心点儿,去吧!把信留到铁路边上,一定要让敌人发现。” 警卫员战士把信件揣进怀里,朝着日军封锁线内疾驰而去。 ……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