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中兴_第一百五十二章 政府的任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政府的任务 (第7/11页)

有很多的事情都是没有处理好了的,比如灾害大发生,水灾,旱灾,地震等等,偌大的帝国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帝国的官员在这个时候没有人是敢怠慢的,绝大多数都是拼在第一线的,那些贪生怕死的官员都是不会逃过群众的眼睛的。

    光绪遇到这样的奏章是,都会亲自批发,赈灾是大事,多少的封建王朝都是在这样的时刻被推翻的,光绪不能再这样的上面栽跟头,但是现在的光绪有优势啊!

    那就是不差钱,不缺粮!

    但是灾情不会给光绪太多的时间,当灾情出现的时候,这些帝国的官员就是光绪的代表了,这个时候他们的所作所为就代表着光绪这个皇帝了,所以要是在这个时候发国难财,那一定是不能轻饶的!

    这天光绪接到了帝国北海舰队司令官刘步蟾的一份奏章,他这份奏章中只是提出了一个建议,他建议帝国海军军舰的用煤,能否使用好一的“无烟煤!”

    开到了这份奏章后,一个无法挥去的阴影在光绪的脑子中盘旋着,这使光绪久久无法平静,光绪用力的握着这份奏章,眼中充满了愤怒!

    在边上的马德看到了光绪神情后问道;“陛下!您怎莫了!”

    光绪非常平静的讲到;“朕要杀人!”

    马德瞪着眼睛看着光绪,光绪出这些话是显得非常的平静。但是马德知道,这时的皇上是真的动怒了,并且皇上得是真的,这次真的会死很多人!

    。。。。。。

    189年的初春,天气还是非常的冷,因为现在和德国,英国的关系欠佳,帝国将在这两个国家订购的战舰提前开回了国内,仁远号和义远号战舰停靠在上海港经行武器配备。

    礼远号和智远号战舰在广州安装武器配置后,会驶向上海进行动力改造,因为现在的上海泰山号和黄山号战列舰都在建造,所以船坞根本就跟不上,礼远号和智远号战舰还是使用的蒸汽机动力。

    。。。。。。

    朝鲜的东林党起义已经爆发了,李鸿章和张之洞已经开始向光绪上奏,希望帝国派遣兵力帮助朝鲜镇压暴乱,光绪一直没有批复,而是要求他们马上进京。

    光绪在这几年一直都没有克扣海军的军费,并且也积极的采购新舰和采用新的军事设备,但是令光绪没有想到的是旧观念是那样的根深蒂固,北方舰队的整体实力还是那样的脆弱,这样的海军实力,根本不可能和一直都在“以国赌运”的日本相抗衡。

    更为重要的是,光绪为了其他海域的安全从北方舰队抽掉了很多的主力舰船,定远号现在在台湾,这是原来的北洋水师的旗舰,现在的北海舰队的旗舰是镇远号,整体实力还没有原来的北洋水师强大,这样的舰队一旦和日本发生冲突根本就是没有取胜的可能。

    本来光绪还非常了乐观,想着华夏帝国现在拥有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强大的财政支持,一定可以躲过这一次国难,但是令光绪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王八蛋太可恨了,不改贪的地方还是贪污盛行,不办事啊,对于海军的用煤上还是供给最差的煤。

    丁汝昌给开平煤矿的总办张翼写了一封信:“......煤屑散碎,烟重灰多,难状气力。”但是张翼根本就没有理睬,原来是北海舰队给出的报价太低,根本买不起好煤,但是现在的海军根本就不差钱,可是因为很多官员和张翼多有瓜葛,甚至连直隶行省政府也有开平煤矿的股份,丁汝昌根本拿他没办法。

    所以刘步蟾都把告状的信都写到了光绪这里,光绪一直认为人性是善良的,但是没有想到,这帮人根本就是一群狼,接着光绪想到的问题就是战舰的其他问题,北海舰队的战舰已经购置了有十多年了,锅炉早就到了该更换的时候了,还有炮弹的存量,训练状况,福利待遇有没有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海军和陆军的协同作战状况有没有好转。

    这些问题光绪原本认为在整个国家形势的好转的时候,一定会自行解决的,因为现在的海军是不缺经费的,并且我们的技术也是在世界的前列的,炮弹的生产都可以自行生产了,在天津和奉天的军械厂,我们完全可以生产多种型号,多种功能的炮弹。

    这些炮弹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光绪都已经下发了,并且光绪已经派人验证了,结果非常的成功,下面的事情就是装配到海军的舰船上就行了,可是令光绪没有想到的是,海军却没有享受到这一切进步带来的好处。

    腐朽的官僚思维根本就没有因为更换了一个国号而改变,现在的北洋海军和原来的北洋水师一样陈旧,锅炉未换新的,炮弹的配置还是不齐,军队的待遇还是没有提高,海军和陆军的协同作战能力还是没有提高。

    这让光绪感到脊背一阵阵的很冷,更要命的是已经没有时间了,还有现在的华夏帝国面对的国际形势更加的糟糕,美国和英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