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中兴_第一百五十九章 帝国之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帝国之殇 (第2/5页)

扶了起来,这时守卫在外围的陆军将士开始鸣枪,向逝者表达哀思和敬意!接下来来的日子,吴加琛真的感到了非常的忙碌,淡马锡比他想想的要很多,怪不得英国人会同意交换这里,这时的淡马锡还没有后世的那样发达。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处在了马来亚的包围之中,现在的马来亚是完全处在英国人的控制之下,华夏帝国的淡马锡完全是在人家的眼皮底下生存,很多事情是无法摆脱英国的!无论如何现在淡马锡是处在了华夏帝国的控制之下了!随着华夏帝国解除了西亚的独立运动的支持,西亚的石油生产已经开始恢复了,这些殖民地的生产开始给英国带来了一定的现实收益,这样对于困难的英国财政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是让英国感到非常不爽的是,现在在西亚这些产油国征收的税收都是用龙源结算的。因为现在全世界需要原有最多的国家就是华夏帝国,华夏帝国出产的工业品只用龙圆交易,这使得西亚的这些产油区都是用龙圆,他们只相信龙圆。对于这一英国现在无可奈何。198年4月15日,唐绍仪来到了德国,这期间德国也在试探中国的态度,现在的世界变化的太快了,尼古拉斯二世已经非常的明确的要站到英国那一边去了。因为和华夏帝国的经济合作最早,所以德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已经超过了英国,原本和英国是合作伙伴,共同对付欧洲的传统霸主法国。但是自从拿破仑战败后,法国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力量和英国对抗了。这时的欧洲大陆形式就发生了变化,德国已经隐隐的成为欧洲的新霸主了。同时德国自身的矛盾也开始显现出来,首先德国没有广大的殖民地,没有丰富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同时更没有广阔的市场,再看看周围的环境,德国的生存空间非常的有限。并且这时的德国已经开始发现了英国的阴谋,但是德国没有美国那样的优势,面对英国的步步紧逼,德国已经没有什么退路可言了!德国开始和奥匈帝国结盟,然后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三个欧洲的大国因为各种利益的关系开始慢慢的靠近了,德国从华夏帝国得到的技术很快就分享到了三个国家。奥斯曼帝国和华夏帝国的关系亲密,奥斯曼帝国王储访问了华夏帝国,因为领土遥远,两国没有实质性的利益之争,很快两国政府就签订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且还要打算更进一步发展两国的关系。南京政府向资政院递交了《华夏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结盟的议案》,但是这时在华夏帝国的文化界,教育界,商界。都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南京政府的动作使得光绪非常的焦虑,世界的发展已经走到了这样地步,华夏要是没有什么动作,必然会陷入外交上的孤立,但是又不能太过刺激英国,这也是华夏帝国很多只是分子的顾虑。、《京华日报》的总编谭嗣同发表了很长的文章,其中观非常的明确,当今世界上英国是当之无愧的日不落帝国!华夏帝国不能因为工业有了一起色就开始向英国挑战,相反我们要跟随英国的步伐,参加世界分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南京资政院否定了南京政府的议案!这个议案被资政院否定以后,华夏帝国的很多商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时的赵秉均感受到了非常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是主管公检法这一块的工作,现在另外两位总理不在,他是手握大权,再加上现在华夏陆军开始大批的复原军人,这些军人要填充到公检法系统中去,这是华夏帝国的惯例,所以赵秉均不免在公检法上就有一些偏心了。在南京的政府工作大会上,赵秉均开始主持最新的一次会议,赵秉均的脾气比何子渊还要急躁,在会议上一般他会安排好任务,各个部门报告完成情况就好了。但是有一个教育部的副部长却和这位副总理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争吵。198年月18日晚上,这次的华夏帝国政府季度工作计划已经开了有四个时了,民主有时候就是这样争吵是在所难免的,很多时候民主都不能得到一个最为正确的结果,但是通过争吵得来的妥协方案一般都不是最坏的。这天教育部的副部长安胜奎率先发难!在会议上他质问赵秉均!、总理大人,教育部的资金为什么会被占用了?赵秉均开始的时候还是耐心的回答了这位副部长的问题;“原因就是现在退伍的军人很多,我们在各地的公检法系统都确认,所以这部分钱就先用在了武警部队的建设上了!不过请您放心,唐绍仪总理和何子渊总理回来的时候一定带来很多的税收,这些税收我已经知道了数量,数额巨大。完全是可以拨给教育部,同时建设部和后勤部的资金缺口也有着落了,这些都是华夏帝国的血汗钱啊!这时这个教育部的副部长讲到;“副总理大人,那你的公安部为什么就不能等一等啊!为什么要挪用我们教育部的资金,这些资金都是皇上从内务部拨出来的,好的要专款专用。你就凭什么挪用!”这时赵秉均没有正面回答他的提问,而是对旁边的詹天佑讲到;“你讲一下建设部的工作吧!”这时詹天佑来到了前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