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零八章:这是个冤大头 (第2/2页)
张正书有信心推出纸币,从这枚新钱就看出来了。 “这位员外,为何你使用的新钱,模样这般古怪哩?” 这小摊贩也是惊奇,用十几二十文钱在街边小摊上买点吃食,这是汴梁城的百姓都做过的事。其实这个小摊贩并不在意这几枚新钱的,只要不是铁钱,他都收。甚至,这是假钱也行,毕竟这新钱太漂亮了,比一般的“假钱”——“花钱”好太多。要知道,很多“花钱”都是粗制滥造的。毕竟在宋朝,很多大户人家都会造些“花钱”来用。 所谓“花钱”,起源于汉朝,并不是流通用的铜钱,而是一些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 小摊小贩最怕的,就是收到这种“花钱”了。 要是像祥符石家那种大户人家的“花钱”也就罢了,含铜量是非常高的,甚至比流通的铜钱含铜量都要高。收到了这种“花钱”,小摊小贩自然是赚的。但更多的,是一些乡绅铸造的“花钱”,实在太过粗制滥造。那就非常吃亏了,连一般的铁钱都不如。 毕竟“花钱”的本意不是流通用的,但是一些人却偏生爱贪小便宜,专门造这些假钱来骗人。 被坑怕了的小摊贩,自然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了。 “模样古怪?” 这个明显是银行的“托”笑道“有甚么古怪的,一样是铸钱,上面还有防伪边齿哩!” “防伪边齿?!” 这个小摊贩也好,围观的百姓也罢,都有点不明所以“甚么是防伪边齿?” “防伪边齿,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别人伪造的边齿,你瞧瞧这,是不是有些磨手的轮廓?这就是边齿了。这种铜钱之所以能防止别人仿造,就是这些边齿了。甚至,谁割了一圈铜钱,这些防伪边齿都能看得出来!” 这个“托”一说完,大伙都明白了“好铜钱啊!” “可不是嘛,我才刚刚从那银行兑换出来的,人家柜台小娘子就是这般对我说的。甚至你觉得这新钱不顺眼,还能去那银行兑换旧钱,都是一枚换一枚,童叟无欺!” “嘶,还有这种事?” “那这钱可以用啊!” “可不是嘛……” “要不我也去换几枚?别的不说,拿着来看,也是养眼的!” “嘿,你还把钱当小娘子了?还养眼!” “你管得着么?” …… 周围的百姓都炸锅了,看向银行的目光,更加火热了。这是个冤大头!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很简单,就在于铸币二字。 像朝廷铸币,那铸一个铜币,那就亏一点钱。为什么?因为含铜量太高了,质量太好了啊!而铜钱的价格,又远远及不上铜价,熔铸了铜钱来铸造铜器,能赚更多金银。这种生财之道,已经成了不少富贾的公开秘密了。要不然,为什么这些百姓看着银行的眼神,那么像是在看冤大头呢? 只是,到底谁是冤大头,现在还真的不得而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