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一十章:征辟? (第2/2页)
姚嗣宗这样的,哪怕被赐同进士出身,也是一样被人小觑的——你丫的和我们不是一路人!如果张正书也这么被征辟为官的话,那他也是一样的待遇。 张正书好端端的商贾不做,去受那样的鸟气?脑子没瓦特掉吧? 再说了,征辟的人,也不是个个像姚嗣宗一样有本事的,也有沽名钓誉的。当年姚嗣宗被征辟为官,启发了不少江湖人士——其中就有一个姓张的,和张正书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家伙相貌堂堂,黑面虬髯,戴青巾着黑衣,手持一诗作为名片,大摇大摆的来到陕西统帅杜衍面前,拿着诗给杜衍看“昨夜云中羽檄来,按兵谁解埽氛埃。长安有客面如铁,为报君王早筑台。” 哇,好诗呀好诗,杜公讶其诗而异其人,遂保奏其为乾佑尉,实际上这位是个江湖骗子,这货哪会写诗呀,不知道找哪位枪手给捉刀了一次,当上军官没多久,此人贪赃枉法,携带赃款不翼而飞,人间蒸发了。 这种江湖骗子,居然能瞒得过朝廷大臣的 眼睛,可见征辟制是有多大的漏洞了。 所以,后来征辟制几乎没人用了。 但是,皇帝征辟人才,和大臣征辟人才,到底是不同的。 正史上,宋徽宗不也征辟了高俅、梁师成、朱勔这些个贪官奸臣吗? 所以皇帝征辟人才,是有这种权力的,甚至这种皇帝宠臣进了朝廷,比一般进士出身的大臣都要吃香得多,毕竟深得圣眷啊! 张正书可不想被后人记载成“佞臣”,他自然是要拒绝赵煦的“好意”的。 “郎君,你可想明白了,这官家的旨意……” 曾瑾菡忧心忡忡地看着张正书,欲言又止的模样。 “怕什么,总不能我不想去做官,他非得逼得我做吧?”张正书哂笑道,这还真的是天下奇闻了。 结果,张正书话音刚落,外面的门房就说道“小官人,那人又来了……” “谁?” 这会张正书真正看最新的一期《京华报》初稿,还和曾瑾菡在书房里呢,听着这话,觉得有点奇怪。 “是先前那个……讲话挺怪气的……” 门房压低了声音,似乎怕那人听见。 “嗯?” 张正书和曾瑾菡对视一眼,觉得有点奇怪,这谁啊?谁说话怪气啊? 突然间,张正书想到了一个人,曾瑾菡也想到了一个人,他们都有点吃惊了。张正书都叫了起来“卧槽,该不会被我说中了吧,还真的是宦官?” 门外的门房也听到了,立即被吓了一跳。 说实话,宋朝的宦官并不算少见,百姓平日里也见得挺多的。毕竟有时候皇宫需要采办,都是些宦官在跑腿。 那门房心里嘀咕道“原来是一个内官,怪不得说话是这般模样的……”说实话,一般的宦官和普通人也没啥两样,就是声音会尖了一点而已。要是年纪大了才被阉,说不定连胡子都能保留下来——童贯就是这样。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