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6页 (第2/2页)
。 可在学识,见识方面不如他的孩子们。唯一让他羡慕的是,那些没有读什么书上什么学的孩子(大部分),因为接触的都是底层打工者,有些虽然粗俗不堪,有钱都不会花。可他们依然思想传统,依然遵循古老的思想,上孝下慈。 那些孩子(大部分),都对父母孝顺,至少比原身的家的要孝顺,这份孝顺不只是有物资的还有精神上的。 儿女们有比较,原身也是有比较的。 原身今年从年后,一直心底不舒服,为什么不舒服,还不是隔壁的堂舅堂姑(年龄差不多)们在过年的时候说他们的孩子如何如何的孝顺,一个月给他们多少钱,孩子每个人一个月给多少,去年年底给家里置办年货花了多少钱。 给钱置办年货,是孩子们的心意,他很在乎。真给钱他不会花,但那份心意他在乎的不得了。就像老三从工作后每年给家里两万,他们夫妻俩虽然收了,可从没有花过一分钱,都是单独给老三存在一张银行卡上的。 郁结于心,时间一长,又病倒了。 原身,现在只想能自己赶快还完一点点尾债,然后多挣点钱,帮帮老三。 至于省城的两位,自求多福。如果孙子孙女外孙还不错,就与孙辈们互动一下,老大虽然还不错,可他梳理记忆时发现,老大的行为与原身的自认为是有偏差。 老大进入城市工作多年,接触的人多,纯真的心思早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开朗,大方,八面玲珑,那是对外人,对有出息的人,可对丈夫,对娘家父母,那就只能说抱歉。 想抱怨就抱怨,想教育就教育,还注意说话的语气,那语气有多嫌弃就有多嫌弃。 原身夫妻俩可都是聪明人,也是心思敏感细腻之人,自尊心强。 怎么可能容得了老大一二再再二三的苛责,抱怨,教育。与老大的关系一般,与老二的关系就是紧张。 老三与兄姐相差的年龄稍稍大些,兄姐读大学的时候,他还小,从老大老二上大学以后,就等于半离了家。 老三大学以后,与兄姐的相处更少,最主要的是,老三年龄小,父母富有的时候,他享受的时间没有哥姐多。懂事以后,十几岁,家里又变穷了。 第222章 攀比(01) 老三上大学时, 原身要还债, 还要负担他的学费生活费, 又遇上老太太生病住院。 家里的日子一下子变的很差,那几年,奶奶身体反复不好,一直到他大学毕业,读研一第一年冬天, 老太太最终去了。 家里才一点点稍稍的好一些。 这些年,原身一直觉得亏待了老三。一直想对老三好些再好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