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2节 (第1/2页)
“你到时候站在路边,一边唱歌一边接近。” “若是有许多人转头看向你,说明这是你要等的人。之后便上前打听,说有人叫你找一个姓冯的师父。” “接着再单独把河边的事说给她听,给她磕头,你准能练剑。” “练会了她的剑法,你若有悟性,再回想我今天这一剑,也许你就有机会学成。” 话罢,赵荣迎着夕阳满披霞光,转身给牧童留下一道难忘背影。 老黄牛哞了两声,牧童唱着牧歌相送。 …… 这牧童是有些天赋的,配上他的名字,赵荣更觉着是练剑的苗子。 但他自己生不出半分收徒打算,兴许二十年后,才能有这般兴致。 若这牧童与衡山派有缘,拜冯师妹为师是极好的。 衡山十五代弟子可是少得很。 晚间,赵荣和其他人一样早早睡下。 大家养精蓄锐,翌日一早才分出七八人骑马去六里外的官亭集上打探消息。 隅中时分,出去打探消息的回来了几人。 高根明,陆大有与凌兆恒去时骑马,回来时却走路。 他们身边跟着两位僧人。 凌兆恒瞧见门口的赵荣,连忙上前递话: “师兄,这两位是从凤阳府一路南下的大师,他们对庐州与北地的情况很了解。” 赵荣目光朝两位僧人扫去。 他们僧袍破旧,各背一竹制行李架,绑腿着草鞋。架上垂一油灯,似为夜行照路之用。 这是标准的行脚僧打扮,与游方道士一类,称作云水之士。 “辛苦两位大师。” “阿弥陀佛。” 他们礼了个佛号,赵荣也竖掌回礼,又邀请他们入屋。 莫大先生与岳掌门依然在打坐,这一路厮杀不断,现在得到空隙,自然要把状态恢复到全盛。 两位大师上门,岳掌门与莫大先生也不敢怠慢,全都起身相迎。 四人目光相接,莫大先生看了看这两人的眼睛,浑浊的老眼中多出一丝笑意来。 没等岳掌门开口,便笑问道:“两位大师在何处参禅啊?” 一僧道:“遍参丛林,行万里路,过万重关。” 他语气极为平静。 莫大先生点头,“这是《禅门秘要决》。” “两位大师,为何会来此地。” 赵荣与岳掌门一听这话,各有一股锐利飞上眉梢。 另外一僧平静道:“从南到北,从北往南,此地有缘便过,无缘不踏,今日到此,徒留一串脚印而已。” “原来如此,”莫大先生眼神陡变,“两位想必是平定州,黑木崖上的高僧吧。” “阿弥陀佛。” 二位高僧一齐弯腰念一声佛号,跟着袖中各滑下一柄短刀,凶悍朝两位掌门刺去! 可岳掌门与莫大先生动作更快,他们短刀还未刺出,便各自心脉中剑,歪倒在地上。 凌兆恒、陆大有,高根明三人吓了一大跳。 这两人可是他们带回来的! 芒鞋踏天下的行脚僧,怎转眼就成了黑木崖贼人? 一旁的赵荣帮他们问了:“师父是怎么瞧出来的?” 莫大先生的解释很简单:“行脚僧人怎会关心江湖事呢。” “我在南岳大庙中见多了这样的僧侣,心中带着疑虑,与他们打个眼神交道就知道是假的。” 他又道: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嘴上念着《禅门秘要决》,却又不知道‘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这般道理。” “行脚僧可不是这样的。” “他们的眼神远没有真正的行脚僧纯粹。” “魔教当真是狡猾凶残,”宁女侠道,“好在莫大师兄眼力过人。”“欸,只是庙宇去多了,他们不凑巧撞了上来。” 莫大先生谦虚一句,岳不群皱眉道,“看来庐州很是凶险,此地的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