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39节 (第3/4页)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靠野菜野果之类充饥。 过惯了苦日子,杜中宵说的,王普直觉不靠谱。人都没有吃的,还有钱去买草? 杜中宵道:“以后不同了。你知道的,铁路通到了南边的保德军,几个月后就会通到东胜州。到了那个时候,外面无数粮食会运进来,价钱不似从前昂贵,你们也能买得起的。最重要的,通了铁路后这里的东西也可以运出去。以前你们卖一匹马、一只羊才能得几个钱?去了路上花费,剩不了多少钱。以后可以用火车直接运到中原去,价钱起来,又不愁卖,怎么还会跟现在一样?” 王普道:“经略知火山军的时候,马匹牛羊的价钱都涨了,着实几年好日子。奈何经略一下,牲畜不好卖了,价钱也降了。如果能跟从前一样好价钱,着实就不同了。” 杜中宵道:“当然好价钱。你不知道,现在东胜州这里,一只羊的价钱,东京城里连一只羊腿都买不到。有了铁路方便运,不知多少人会来这里贩牛羊。不但是牛羊,羊毛的价钱也会涨。” 王普听了,有些神往。唐龙镇建起来后,附近多了许多生意人,王普听他们讲起过中原的繁华,那真是想也不想的地方,如同天上一般。如果牲畜价钱涨上去,粮食价钱掉下来,以后着实是不同了。 按照杜中宵说的价钱,王普略算一下,不由得吓了一跳。东京城羊的价钱,是东胜州这里的七八倍之多,而且好卖。以后方便运输,不说跟东京价钱一样,只要牧民卖的价钱是那里的三分之一,收入就增加一倍不止。再加上粮食布匹降价,日子都是从前想也不敢想的。 神往了一会,王普突然问杜中宵:“经略,通了铁路,我们这些人能不能坐车?” 杜中宵笑着道:“当然可以!只要你舍得票钱!” 王普道:“怎么舍不得?钱是人赚来的!能去东京城看一看,这一辈子也值了!” 第11章 党项收人 独轮寨内,刘胜向轻宁德光叉手:“太尉贵人,不知因何事来此荒远之地?” 轻宁德光看着刘胜道:“听说前些日子,有河曲的本族人户要投本国?你因何不纳?” 刘胜道:“太尉,对面宋军强盛,两月前刚刚毙了契丹国主,如何敢撩拨他们?” 轻宁德光连连摇头:“什么话!接纳族人,怎么就成了撩拨宋军!河曲本非宋地,无非是契丹双帝并立,无意与宋国争雄罢了。那里既然有本族人的蕃部,要投过来,天经地义的事情!我此来是奉国相之命,让你接纳他们。投过来之后,正好耕种附近屈野河的荒地。” 刘胜听了大惊:“太尉,此事可使不得!我们接纳了投过来的人户,宋国河曲路的官员前来讨要怎么办?若是还回去,有失国体,且失人望。要是不还,他们大军进逼,我如何抵挡?” 轻宁德光道:“本国早已与宋国议和,他们怎么会轻启战端?来讨要人口,你只推托不知即可!” 刘胜哪里肯信这种话?只是不从。屈野河一带的荒地,开出来之后收获的粮食,都归没藏讹庞家私有,不税不赋的。为了他一家私利,致启战端,刘胜哪里当得起这个责任? 没藏讹庞贪得无厌,掌握朝政之后,只知贪钱,尤不满足。党项特殊的社会制度,朝廷的钱并没有多少,大多当于各家,没藏讹庞贪也贪不了多少。他的主意就打到了屈野河的荒地上。 屈野河本是宋朝所有,因为与党项交战,划为禁区,西岸数十里之地全为不耕地,从而抛荒。因为常年没有巡视,没藏讹庞便指使家臣,不断侵耕。独轮寨在屈野河上游,位于东岸,已经是党项对宋朝最突出的地方。接纳宋境降民,宋朝岂会不趁机把这里拔掉?当年契丹为什么开战,刘胜还没忘呢。不就是元昊接纳了契丹境风的党项降民,连战了数年之外。 轻宁德光是奉没藏讹庞之命而来,哪里管刘胜怎么想。开垦屈野河荒地,没藏讹庞尝到甜头,正在兴头上,急需大量人口。至于宋军因此开战,他是不信的。 见刘胜不从,轻宁德光道:“此事不需你愿意,奉国相之命即可。明天便就派人,让那些有意投过来的蕃部,到这里来见我!他们过来,我自会安排。” 刘胜道:“可宋国官员到我这里要人,我该如何回复?” 轻宁德光不耐烦地道:“只管推说不知即可!若是他们兴兵前来,国相自会带大兵来救!” 刘胜沉默不语,也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就在那里默默站着。 轻宁德光缓了口气,道:“寨主,人投过来后开屈野河地,是国相自家得粮。现在朝政都是国相一言而决,你为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