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0节 (第3/4页)
倒也记得。” 苏观涯又道:“连续大半个月的暴雨,大常江水漫,堤坝随时有决口的危险,宜春一郡官员,却无一人往朝廷报讯……臣不知私下可有人报讯,但是内阁中,却是没有收到一份正式的折子……嘿嘿,如此大事,无一人上报,这实在太过诡异了吧。” 皇帝皱着眉头,问道:“苏爱卿,你说此事另有玄机,这玄机又何在?” 苏观涯回道:“据臣得到可靠消息,宜春官员不将此事上奏,乃是为了新辟财道而已!” “新辟财道?”皇帝更是疑惑,朝臣们也都是低声私语,不知道苏观涯此言究竟是何深意。 “宜春郡极少发生今次这般的大洪涝,所以宜春郡的百姓都以为不会出现大决堤的情况。”苏观涯缓缓道:“正因如此,他们没有估量到今日这样的后果,大常江水漫,危及堤坝,他们却是想出法子,以加固堤坝为名,向宜春百姓增设了收税名头,而且是大笔的税银,且不说普通百姓,据我所知,一些独立的小商户,每户便需缴纳一百两银子,宜春郡七县之地,仅不到半月时间,据说已经收起十多万两银子用来修筑堤坝,只是这银子有没有用在所谓的修筑堤坝上,臣实在有些怀疑……!” 贺庆之立刻道:“苏大人,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谣传?我的老家就在宜春郡,可是从未听过此事。” “不错,范某也从未听过此事。”范云傲也冷视苏观涯:“苏大人这些消息,只怕是道听途说吧?即使收税,只怕也是其他税项,与修筑堤坝无关吧?圣上英明,苏大人之言,实在有欠思量,更有诋毁之嫌疑,还望圣上为宜春官员做主!” 这宜春郡的官员,十之七八都是范贺两家的人,苏观涯对宜春郡发难,范云傲和贺庆之自然是要联手应对的。 苏观涯平静道:“我所言实与不实,在朝堂上也不必多辩。”他向皇帝恭敬道:“圣上,臣恳请圣上下旨,由我吏部派出调查官员前往宜春郡,对相关问题进行彻查,若有作奸犯科的奸佞官员,必当严惩,如此才能安抚民心,令事态不至于恶化。” 贺庆之神色冰冷,范云傲也皱起眉头,说来说去,苏观涯就是要在这非常之时,往宜春郡插上一把刀子。 兄弟姐妹们莫忘记给小沙漠砸票哦,更不许忘记收藏哦! 第二八七章 【监察使】 苏观涯提出由吏部官员往宜春郡彻查官员瞒报的责任,这自然也是他权力范围之内的事情,虽然提出的时间有些不合时宜,但是以他的身份,这种事务当然是可以过问的。 皇帝颔首道:“苏爱卿所言极是,朕也想知道,这所谓的谣言,究竟有几成是假几成是真。” “圣上英明。”苏观涯恭敬道:“臣举荐吏部右侍郎苏克雍为吏部钦使,前往宜春郡彻查此事。” 萧太师立刻道:“圣上,苏侍郎前往宜春郡彻查官员,倒也使得,不过老臣以为,此时的宜春郡乃是非常之时,苏侍郎前往彻查,虽是法度可允,却在情理上颇有不妥。这另立名项收取税银,也只是苏大人一家之言,如果宜春大小官吏都是兢兢业业为国尽忠,此时却去严苛彻查他们,必定引得所有官员惶恐不安。宜春郡目前的善后事宜,毕竟还需要一众官员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苏观涯道:“太师,真正忠心报国的官员,那也是不怕彻查的,就怕那些奸佞宵小之辈夹杂其中,不但做不了事,反而会掣肘真正用心办事的官吏。苏某既然身在吏部,自然有职责清除那些掺杂在好官员之中的沙子。” 贺庆之大声道:“苏大人说的不错,不过谁能保证某些人不会以权谋私,借着彻查之机,在宜春郡排除异己兴风作浪?宜春郡本已天灾无情,若是再有人灾出现,百姓们还要不要活了?”顿了顿,上前两步,恭敬屈身道:“圣上,宜春郡洪涝,若是全力以赴,尽早赈灾平息,安稳民心,自是国泰民安,亦是我大燕举国上下乐见之事。只是若因为此次水患,引出更多的麻烦,必定会衍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北庆一直在对我国虎视眈眈,此即也必定关注我大燕内务,若是处理不当,发生混乱,臣不敢想象北庆是不是会趁机对我燕国用兵?臣为大燕及宜春郡黎民安危所虑,恳请圣上暂不下旨派人彻查,等到水患过后,万事确定,再行追究各项责任。” “北庆用兵?”苏观涯淡淡笑道:“北庆后有西魏,安敢轻易对我大燕用兵?更何况我西北大营横亘边疆,以萧大将军之才干,要阻敌于边疆,亦不是难事情。” “兵之诡道,谁能预料?”贺庆之毫不犹豫地道:“我燕国内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