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1节 (第3/4页)
,叫金承宗亲率从正面强攻的主力船队看到,金承宗自然也没有勇力去试近距离弹幕的威力,紧急叫停战船,疯狂往反方向逃撤;而右翼的包抄船队,视野给淮东战船挡住,看不到左翼的情形,虽然主力船队后撤,但是反应不及时,依着惯性往淮东战船的右翼逼近。 看到敌船要逃,淮东在右翼的护卫船队也顾不得等待更有利的射击距离,提前发射散弹,打瘫为首的两艘船,余船也顿如鸟兽散,往右翼的浅水海域撤逃。 葛援未立即下令追击,即使顺风,敌船逃出实心铁弹的射程也要一会儿时间,追击必然要调整护卫舰的方位,反而会减弱火力。再者近距离追击敌船,本身就是战列线炮击战术的大忌。作为特混舰队的指挥官,所要具体的战术修养,是将敌船保持在射程范围进行炮击,而要摒除以往近舷作战甚至野蛮冲撞的传统、战术影响。 第65章 山海漏防 贺津海峡首次海战,似乎没有开始就告结束。 除了二十余艘战船给打瘫或打残外,随金承宗率到白翎山内侧海沟子里的战船,也大多遍体鳞伤,严重者勉强逃到白翎山内侧的海口子就因灌水太多而趴窝,或搁浅或在中心缓缓下沉,倒是刚好挡住淮东战船追击的口子。 无数水军将卒则挣扎着往岸边游来,但海沟子的浪涛以及沉船带起的漩涡以及沾水后沉重而无法麻利脱去的衣甲,都叫近半水军将卒沉下水面…… 如此短的时间、如此惨烈的伤亡,叫在白翎山敌台观战叶济白石、催权臣等人脸上皆是惨白,似无人面。 这暮春天气里,诸人衣甲里都穿着袍衫,袍衫内也都叫汗水浸透,海风吹来,汗潺潺的冷意直透心间,叫人从骨子直打颤。 淮东十四艘战舰,兵将不过两千余,不伤一兵一卒,就叫两倍于其的高丽水师惨败而逃,至少损失三分之一的战船,战亡及被俘的兵将也差不多在此数;而剩下逃归的战船,也大多数带伤,伤卒也不在少数——如此惨淡的败绩叫人能够直面? “不好,敌船要打白翎山……”有名机灵的将领看着淮东战船前进到海沟子口没有继续炮击往他们逃到内侧的战船,而调整船头,将海沟子口封锁在内侧,侧舷都朝向白翎山敌台方向。 他们看过淮东军炮击的情形,白翎山颠也只有四十丈高,他们所处的敌台离海面甚至不足三十丈,淮东战船要是抬高伏火弩,他们所处的船台也应在其攻击范围之内。 有人提醒,北燕及高丽的将帅一起恍然领悟过来,都慌作一团;催权臣更是从望镜里看到舰首那如猛兽张开獠牙的炮口往这边指来——待诸人在扈兵的簇拥下,慌忙走下敌台,进入掩垒之中,就听到炮击时一声接一声的雷鸣声,紧接着这座建在半山腰间的坚固防垒就地动山摇起来。 砖石宵溅落下来,洒得众人一头,这时候又明白过来:淮东军伏火弩的威力有如重型抛石弩,这防垒砖石所砌的墙体看似坚固,但毕竟比城墙还差上许多——但就算城墙也经不住抛石弩持续不断的轰砸。 锁海防线——叶济白石瞬间能想到锁海防线在淮东新式重弩的打击下,会面临怎样的命运,一旦锁海防线给撕开,而淮东水师就可以长驱直入! 叶济白石仿佛给雷打中似的怔立在那里,没有亲眼看到伏火弩齐射场景的,是无法想象伏火弩齐射所能造成的威胁有多严重! 叶济白石几乎是给扈兵拖着逃出垂垂欲塌的防垒,往淮东战船炮击不到的后山逃去;但是后山一片荒芜,并无防垒能叫将卒能够坚守。 **************** 白翎山北侧的海沟子口水位更浅,又有数艘敌船斜沉在那里,挡住追击的道路,但也将敌船封锁内侧,葛援遂使诸舰将炮口对准白翎山敌垒,轰击这处敌军在邵城外围最重要的防垒。 不过贺津海峡海战的惨烈战局,没有能及时给贺津岛守军以足够的教训跟借鉴。 贺津海峡海战第一阶段结束时,贺津岛千余守军往向刚建立滩头阵地的淮东军强袭,意将先登岸的数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