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节 (第3/4页)
说一定要眼见为实,张风则不然,他觉得十分的新鲜,倒是想一饱眼福。。。 转眼之间,中午到了,陶源和张风还真是有点饿了,行文一看,他们很谈得来的,就说,“二位道长,正所谓僧道乃是一家,我去给二位准备些斋饭!” 陶源赶忙站起,“那就辛苦师傅了!” “没说的,没说的!” 说完话,奔厨房去了,屋里面就剩下陶源和张风两个人,张风就问,“陶大侠,你说我们要找的那个武林高手会不会就是这太灵庙的僧人啊?或许李昌还真是在这里藏身!” 陶源想了想,“我看不像,刚才听行文小和尚一说,我感觉浮夸的成分比较大,恐怕这些所谓的高手也就是一般般而已,如果这里面就只是这些人的话,恐怕李哲也不会把人放在这个不安全的地方!所以,我们要试探试探这些‘高人’的武功!” 张风就说,“那我们要怎么个试探法?” 陶源说,“也许能碰到这样的机会呢?” 两个人正在屋中闲谈,行文小和尚回来了,拿着一个很大的托盘,来到屋中,从托盘上取下几个菜来,往桌上一放,陶源和张风一看,四个小菜,虽然都是素的,但是闻起来也是不错的味道,行文刚要出去,被陶源和张风给拦住了,“小师父,一起坐下来吃么,刚才你也说了,僧道是一家,我们也是一见如故啊,来来来,我们一起边吃边聊如何?” 行文摸摸脑袋,“那好吧,既然二位道长不嫌弃,那我就只好从命了!” 他们是边吃边聊,陶源就问,“方丈师父现在可出关了?” “肯定没有,他老人家闭关期间,是不允许任何人打扰的,所以只有他老人家亲自出来的时候才知道,我们会敲起鼓钟,那个时候不管庙中僧人在做些什么,都必须放下前去恭请他老人家出关!” 陶源心说:这位一眉大师的架子还真是不小,不知道是不是徒有虚名尔! 陶源自言自语道,“我们二人从茫茫紫竹山青松观,千里迢迢来到沧州,我们云游四方,以武会友,不知道在这里能不能交上几个好朋友!” 说着话,是一边摇头叹息,一边夹着小菜往嘴里塞,张风不明白怎么回事儿,后来索性他也不听了,一个劲的吃菜,行文一看,“我说二位道长,你们是从紫竹山来的?!” “不错,正是,小师父可有听过紫竹山青松观啊?” “哎呦,二位,不怕你们笑话,我自从来到这太灵庙,基本上哪里也不去啊,第一呢,平时的事情比较繁多,抽不开身;第二呢,师父管的甚严,我们也不敢到处乱跑!这紫竹山我都不知道在哪里!还请二位明示!” 陶源心说:你不知道在哪里?我也不知道,我瞎编的,那就往远了说呗! “啊,哈哈,小师父,你听我道来,这紫竹山乃是接近于塞北荒漠呀,那里人烟稀少,方圆几百里地看不到任何的烟火也是不足为奇啊,正因为人际罕见,所以不为人知,但是我们久居紫竹山青松观,自幼爱好武术,勤加练习,一晃二三十年啊,后来自觉十分的烦闷,就出来行走江湖,以武会友,碰巧来到了沧州,怎么那么巧就到了这太灵宝庙,遇到了小师父你,更是听闻了这里四位高僧的武功卓绝,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会能见上一见啊,也不枉我们二人到此走上一遭!” 行文忽然想起件事来,“二位,你们看我们谈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未请教二位的名号啊?” “哈哈哈哈哈”,陶源大笑,“小师父,你且听了!我乃是紫竹山青松观的观主,江湖人称‘青松道人’的便是,这一位。。。”他用手一指张风,“乃是我的师弟,青松观的二当家的,江湖人称‘青松二道人’是也!” 张风正好夹口菜在嘴里面嚼着呢,一听什么?青松二道人?这是什么称谓,正好往里一吸气,把张风给呛的,咔咔咔,咳嗽了半天,最后喝了口水,好了,脸憋得通红,行文赶紧过来了,“二道人,你没事儿吧!” “没事儿,没事儿,就是你刚才一提武术,我来了精神,一下子没注意,现在好了!” 陶源给张风使了个眼色,那意思,你就顺着我来,千万可别说漏了,张风明白了,就不说话了,陶源接着说,“小师父啊,不知道我们今日能不能与贵庙上下切磋切磋,也不枉我们来这一回啊!” 行文皱了皱眉,“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