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河畈_揽月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揽月居 (第2/2页)

人,供族人议事排排坐,谈谈话。天井之下是偏厅,即是办丧葬之事的场所,停棺,大殓,祭拜,哭孝,出殡。天井左右各有一侧厅,殡葬奏乐之地。八根红漆圆立柱,环绕天井。高厅无楼,抬头可见平行横梁,三角形竖梁,人字架房脊,山坡形盖顶,飞檐,翘角,椽禽,瓦槽,脊兽。

    房子依山而建,高低落差接近十米。人站晒谷坪朝上望,只见层层叠叠的屋檐,排排迭起的瓦槽,参差错落的房脊。

    袁秋华一声高呼,惊飞一群麻雀。祖屋第一进第三间的大门开了,八叔公走出来:谁呀?还没进家门,就大呼小叫!不文明,没礼貌,忒不讲究啦!

    随着库区移民,族人已迁走大半。随后因出行不便,不少户又搬走了。故土不离的人家,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弱妇病留守。人去房空可以,但祖宗不可以忘而不敬,香火不能断,长明灯更不能熄。每一代族人都凑钱,请人守护长明灯。传承到如今,八叔公就是守灯人。

    袁秋华迎上去,递给礼品袋,内装城关特产——两筒芝麻茶油月饼,五斤鸡蛋麻花,她且颌首,弯腰,单掌立于胸前行“尼姑”礼,脸上故作羞赧状,低眉顺眼,致歉:惊扰了神灵,八叔公责过得对,晚辈给您老赔礼!

    八叔公哈哈笑:咦,原来是小瑛啊!回来祭祖哦,没忘根本,好样的!吃了没?渴不渴?快进屋,歇息一下!

    袁秋华不好意思的搔搔头:走了一下午的路,正饿得慌哩,那就好吃不要脸呵,厚着脸皮叨扰叔公啦!

    八叔公打量她一番:瞧你这头乌黑浓密的长发,代表着五行命理之中鸿福旺盛呵,一辈子钱财,福气,长寿,子女,情缘皆可圆满,注定命好招财又旺夫,真不知哪个傻小子走狗屎运?才能娶了你啊!

    袁秋华轻叹:眼藏乾坤,肩担日月,颠沛辗转,风雨无晴最摧磨,不得安宁,蝶梦醉醒,暂归山林。佛观世界,道法自然,净化心灵,故乡是千年根基,愿学鸥鹭,盘桓潇湘,箫笛无腔。

    八叔公浅吟:春播秋收兮,尽在今日。摘星探月兮,显吾珍意。金乌轮转兮,尊吾杼机。梧桐招展兮,求凤来仪。

    袁秋华说:崖山之后再无汉人,民国之后再无大师。

    八叔公说:外头风大,先进屋,有么话,咱们饭后再聊。

    叔婆好热情,菜肴太丰盛,竹笋炒肉,炸臭干子,蒸鱼糕,宝塔肉,煎关刀鱼,干烧山涧蛤,肉汤煮薯粉砣,合菜面,龙骨煨湖藕。

    袁秋华说:仨个人整这么多菜呀,太多了,吃不了,浪费了可惜。

    叔婆说:来客人,6菜2汤1面,是待客规矩。

    叔公说:进门面条,接风洗尘,出门馄饨,远行平安,老习惯呗。

    一桌全是硬菜,袁秋华空手来蹭饭,搞得怪不好意思。但柴火灶,大铁锅,烈火山茶油炒出来的菜,实在是闻着就鲜香扑鼻,她确实无法拒绝这桌美食,特别是鱼糕跟宝塔肉,家乡的味道,太解谗了。她一下吃了大半盘,之后就有点不好意思了,居然没克制住吃了那么多!老人家也不富裕,下次再来吃饭,一定要给伙食费,不然都不好意思去。

    吃过饭,洗刷好,拿着钥匙,袁秋华来到二进,上巷道右边的家。从厨房到堂屋,进到套间,抬头一看,没板梯上不了楼。她返回天井,扛来木梯,搭在楼梯口的墙沿下,攀着木梯,登到最上格,双手举过头顶,推开活动楼板,爬上藏书楼“云梦阁”,再拉起木梯,盖上楼板,即成空中楼阁。

    袁秋华点了几支蜡烛,照亮房间。木桌,木椅,木桌,木书橱,都是近代的简陋家具,没上漆,裸露原木的纹理,散发清淡的木香。桌,椅是红松木,书橱是梧桐木,书桌是香椿木。书桌宽一米,长两米,铺上被盖,就是张大床。袁秋华从小喜欢读书,假日看书到半夜,恐惊扰家人,她就睡这木书桌。

    阁楼高出天井,但二面有双开窗,通风无制,楼顶瓦片间镶嵌着四排透明亮瓦,采光也无制。没窗的一面,留有双开木门,搬运物件时,在门上尺余外的檐梁挂起滑轮,拉扯垂吊的绳索,即可运进与载下。袁秋华躲进小楼,身处半空,无风无雨无压力,自在逍遥。她备下干粮,饮用泉水,排于红漆便桶,可坐拥书城,几日不踏俗地,隔断凡尘烟火气,一心只读圣贤书。

    本书首发来自百书楼(m.baishu.la),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