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脉七轮 (第2/3页)
玄武说:别废话,赶紧找人形图!古玉,古人图,越古越接近,古印度的,古西藏的,古城的,古墓的,一个都不放过。 主持说:不能泄密,不能用手机,不能用电脑,内部解决呀! 《梵文大藏经》和《藏文龙藏经》高深玄妙,没有一定基础是难以理解的。 这是密宗的典籍。密宗又称真言宗,大乘显,密兼修,即外修声闻戒(小乘戒),内修菩萨行(大乘行),主要以《大灌顶经》,《大日经》、《金刚顶经》为经藏,以《苏婆呼经》为律藏,以《释摩诃衍论》为论藏。除了公开的佛经教义以外,还有一套秘密的修行方法,没有师承传授密法,就像门外汉很难达到“身体上、言语上,和思想上,都能做到和释迦牟尼佛一样”,所以密宗强调传承、真言、密咒和灌顶。明师惜缘,择善而授,岂能轻遇? 需要大机缘,还有大师引荐。真道亦不轻传,须是不计名利得失,不拘生死情缘,大量大德之人,方能得之。 梵文是古印度文。袁秋华在看过梵文《奥义书》和《瑜伽经》后,再看藏文《大日经》和《大灌顶经》时,忽然发现密宗的大圆满心髓法,源于古印度佛教的瑜伽术。大圆满心髓法,不是文字,就是一张人形图,坚着画三条线,横着画七个圈,也没有注释。这张黑白图,单挑出来,就是小孩的涂鸦,没人想到会是功法示意图。 密宗画了很多的图谱,是图腾标记,就是能量场。密宗把能量场划分成七个区域,简称七轮:头顶卤门三角区,叫做顶轮,中医叫百会穴;两个眼到口鼻三角区,叫做眉间轮;两个乳到喉结三角区,叫做喉轮;两个乳到肚脐三角区,叫心轮;脐下三寸至腹三角区,叫做脐轮,中医叫丹田穴。中国道家则画一只乌龟一条蛇,卜卦“离中虚,坎中满,坎中之金”,坎卦上爻、下爻都是阴,中间一爻是阳,所以叫“坎中满”。“坎中之金”,又怎么讲?按照五行的道理,金生水,所以“坎中之金”是水中金。因为腰部以下属坎卦。六十纳甲以及纳音,甲子,乙丑是海中金。 肛门与前阴之间三角区,称为海底轮,针灸叫会阴穴,印度的瑜珈叫做灵蛇穴。 梵穴轮,前六轮都在人体之中,这第七轮,却在人体之外。在顶轮处四指之外的上方,离开了头顶,就是梵穴轮的地方,在这里,人体放射出光芒。这种说法,以前认为似乎有点荒诞不稽,但是现今的红外线摄影,已可摄到人体放光的情形,而证实了梵穴轮的可能正确性。据说,红外线摄影,证明任何物体都可发光,植物自然也不例外,最妙的是,当我们离开了坐过的地方三小时后,红外线摄影,仍可摄到我们残留在那里的放射光。 人体内连通七个能量场的是三条经脉。密宗称为三脉,也是道家讲的三条气脉,即中脉蓝色,左脉红色,及右脉白色。左右二脉,即任脉,督脉,起于脊柱,流动于躯干。中脉,在身体的正中,起于顶轮,经眉间轮,喉轮,如是笔直而下,入心轮,脐轮,直至海底轮。 从医学理解剖的观点来说,三脉与七轮都是看不见的。在修内功时,身体上有东西东转西转,像蚂蚁在身上东爬西爬,这里感觉热,那里感觉冷,就是气脉,玩了半天都在玩神经,还不是精神呢! 只有全身气脉完全打通了,有了“冲气以为和”的“无我”境界,天眼通,观晴空“万里青天无片云”,自己无论开眼,闭眼,随时都在青琉璃色的蓝天中看见它们,“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但小周天、大周天、奇经八脉、三脉七轮,都打通了,脱离“内灵小我”,步入“无畏大我”,未进“自在神我”,达到“烛照五蕴皆空”的境界,离“我佛慈悲”遥遥无期呢。这也不算入佛,只是初起步,才有个基础而已。 袁秋华找到密宗的人体黑白图,再找到古印度瑜伽的人休示范图,随后就破解了大圆满心髓法的秘密。 玉佩上的76个东巴字,从古彝文中找到了答案。古彝文距今有一万年左右,出自伏羲部落的古夷文,即史前刻划符号。古夷文一支演变成甲骨文,一支演变成古彝文。古彝文被当今学者们认为比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埃及圣书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中国甲骨文字的形态还要古老,属于文字起源的原始形态,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也就是说,运用古彝文能够破译解读世界上任何一种古文字,已经破解了岩画,崖刻,钟鼓,石碑,玉板,铜鼎甲骨文、西安半坡彩陶刻画符号、三星堆巴蜀图谱、印度出土的古印章、复活节岛石像文字等等。 东巴文距今约八千年左右,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