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7章 霸占公主 (第1/2页)
然后,提议国事重大,应该广泛听取大臣们的意见。 因为一个人的建议是单一的,大家的思想是多元话的。 李世民看出了范大福在耍滑头,也不勉强范大福表达意见。 “范大福,你立刻拟诏,让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员,都上一道奏折。” “论自古理政得失,并进献安人理国之方略,这么多官员总能谈出些真知灼见吧!” 李世民吩咐道。 范大福领到李世民的旨意。 封伦得知这个消息后,对魏征很是不屑一顾。 一个黄口小儿,也敢妄谈国事。 自己还没有发表看法,魏征反倒越俎代庖。 而且国家大事,李世民还得依仗着自己做帮柱国老臣们拿主意吗? 想到这里封伦向手下,询问朝中其他大臣们的看法。 “朝臣们多半认为,现在国家战乱已久,最要紧的是医补伤漏。” “魏征之说,是一副救不了疾病的缓药。”封伦属下说道。 “不是缓药,是画饼。”封伦回答。 封伦觉得自己是时候,站出来说两句儿。 以此来彰显一下,自己的德高望重。 可第二天就遇到了上朝的时候,却遇到了魏征这个杠精。 两个人先是一阵寒暄,接着商讨起了治国之事。 两人就这一问题产生争论。 魏征认为天下可以大治,治流氓要从治本开始。 封伦持悲观态度,认为大乱后不可能大治。 “你前番提出,止住百姓迁徙,要靠天下大治。” “可是如果不派重兵封堵缉拿,三五年之后人都跑过了,你还能治谁呀?” “说的重一点,这不是白日呓语吗?”封伦嘲笑魏征。 “你!” 两个人吵的不可开交,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不欢而散。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李世民真正的目的是想要朝中掀起一场大的争论。 从而渐渐形成人人敢言的舆论风气。 在李世民的直接推动下,关于大唐朝未来的争论。 很快深入到整个朝廷。 官员们都站出来,各抒己见。 经过广泛的听取意见,李世民最终接受了魏征的观点,做出了天下可以大治的判断。 并以此为据,制定了扶民以静的国策。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某日。 李世民领着文武百官,在讨论贞观之治。 “范大福,你说道有道理啊!” “力求大治,静是必有由之路,民为天下之本,民又以粮食为本,所以现在最要紧的是鼓励农桑只要有吃有穿,人口才会逐渐增加,将来想找颉利报酬血痕,才会有足够的人力可供驱使,足够的粮草可供使用。”李世民赞赏范大福说道。 “陛下,说得对。” “说到这些,打仗就是打家底啊!”范大福回答。 “范大福,你说说看,如何鼓励农桑啊?”李世民说道。 “其一,应该推行均田,奖励垦荒。” “其二,应该轻徭薄赋,能不争的赋税尽量不要去征收。” “其三,不可夺农时。” “其四,要增加人口,战争十多年来,死伤的人口不计其数,其实被颉利抢取的人,所以说如果以后有条件的话,皇上,尽量把他们赎回来。”范大福解释的说道。 “要让土地没有荒芜,要让就得有人来耕种。” “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