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〇四章 讨不臣 (第2/2页)
安朝廷合法性的来源。 单单大行皇帝之母这层身份也非同小可,会在未来制造很多麻烦,索性直接让其名誉尽毁,行事也能方便许多。当 然了,也有人质疑虎毒不食子,韦太后怎会谋害自己的亲生儿子?但 随即传出的消息却让天下哗然,韦太后在金国早已主动委身盖天大王完颜宗贤,并且生下了两个孩子,已经被金人蛊惑控制。 太上皇赵佶甚至不惜颜面受损,亲自证实,韦氏不守妇道,不忠不义,奴颜侍贼。原本顾全儿子赵构的颜面,隐忍不言,不想毒妇竟谋害亲子,着实不可饶恕。据 闻太上皇已经因此气的当场呕血,卧病不起,但有明确旨意,令高阳郡王徐还兵发临安,讨伐不臣,为儿子赵构报仇,肃清奸佞,稳固朝纲,护卫社稷。 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高阳郡王徐还拒不接受临安新君的燕王封爵,奉太上皇诏令行事,三军缟素,誓师讨伐不臣。 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徐还亲率,进军东京汴梁,然后沿运河一路直下东南。 另一路以将军岳翻为江南西路招讨使,率部由襄阳出兵,一路沿江东下。虞允文则坐镇江夏,一来支持后续粮草补给运送,而来震慑荆湖。 赵构一死,平衡打破,原本表面上稳定的局势骤然起了波澜。随 着临安新君登基,洛阳高阳郡王奉太上皇诏讨伐不臣,各地的官员将领也不得不面对选择题。虞 允文坐镇江夏,传递出的讯号十分明确,荆湖将官自是心知肚明。不 同于别处,昔年徐还曾在洞庭湖平叛,上下的将领们可都见识过徐还的手段,有的甚至还得其提拔与恩惠。 自是慑于威势,亦不敢忘恩负义。更何况,现实状况让他们没有选择。 西边的蜀中是徐还的大本营,李彦先的兵马虎视眈眈,随时可以出蜀东进。东边虞允文岿然不动,压力不小。 岳翻顺江东西,等若彻底切断了他们与临安的联系,成为一片孤岛。只要不是傻子,如果选择再清楚不过。 是以岳州知州王躞,防御使程昌寓很快便做出选择,代表荆湖官员上表洛阳,向太上皇请战,表示愿意随军东征,为讨伐不臣略尽绵薄之力。 一片赤诚,洛阳自然不会拒绝,于是乎东征的兵马之中多了一支洞庭水军。浩浩荡荡顺江之下,直扑皖南之地。南 方的战事,徐还一点也不担心。顺 江直下,势如破竹,战略与战法自古以来已经演练过很多次,成功案例也不在少数。当年曹彬便是如此攻陷南唐的,如今依样画葫芦,也差不到哪里去。 何况驻守江州要塞的还是前任枢密使赵鼎,乃是有名的忠直之臣,相信他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相 反,真正棘手的是北方局势。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障碍便是横亘在前的东京汴梁,田师中仍旧驻守在此。 如今没了太上皇为“先锋”,直接攻取,多少有些难度。毕竟,这是曾是大宋旧都,城中亦有不少军民,不得不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