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_第1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8节 (第1/4页)

    纯属扯淡!数万大军打仗,不需要列阵吗?不需要留出预备队吗?不需要商议如何调动军队吗?不需要查看周围的地形吗?不需要安置伤兵吗?不需要派出斥候查看敌军动向吗?

    总之,曹操很累的,领兵打仗不是什么好差事,心理压力之大也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

    这种压力一旦到达某种程度,就会让人产生患得患失的情绪,或者什么别的负面影响。就像狼友们千辛万苦把妹子,临到上床的时候,也开始患得患失……这个不持久怎么办呢?会不会让妹子鄙视呢?哈哈哈……

    所以平时曹操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总是喜欢找些美艳寡妇那啥一下。(蜘蛛已经找曹操证实过了,各位就不用怀疑了)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曹操立即开始调兵遣将,环视一圈之后,曹操将目光放到于禁身上。

    曹操的意思很明显,打头阵的任务就要交给于禁了,这是一个很危险,也很出风头的任务。

    实际上徐晃和夏侯惇更适合做先锋,领兵突击,但是别忘了,两个人一直和李重鏖战,已经很长时间没好好休息一下了,猛将也是人,谁然他们的经历超过普通人很多,但也不能长时间不休息,而且,曹操还要为以后的大战做准备,所以曹操才选中了于禁。

    没等大火熄灭,于禁就带着三千兵卒匆匆而去,他的任务是几百李重断后的军队,拖住李重的主力部队,最好能烧毁李重的粮草。

    于禁带着三千兵卒追出十余里,刚过了一个弯道,就遇到赵云的断后部队。

    赵云单人独骑站在官道中央,手提钢枪,正在闭目眼神,而五百骑兵在赵云的身后凛然而立,列出一个整齐的方阵。这五百骑兵可不是赵云那样、能将气息收放自如的高手,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屠夫刽子手,身上煞气逼人,一旦遇到敌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散发出敌意,所以,一时间官道上杀气冲天。

    于禁忍不住停下战马,冲着身后的兵卒一挥手,他打算先整理一下队形,再行出手。

    这是很正常的选择,追兵吗!队形总是不那么整齐的,古代的军队在纪律性上还是比不上现在的军队。

    也就在于禁扬手下令的一刹那,赵云动了。

    赵云已经闭目养神好久了,实际上赵云一直在调整自己的身体,他要将精气神调整到最高峰的状态。实际上不少武将都会这么做,特别是关羽,关公不睁眼,睁眼就杀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是大家所用的方法不一样了。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沐浴焚香!而赵云身在官道之上,也只能用最简单的办法了。赵云的目的很简单,也很难,那就是……秒杀于禁!

    于禁字文则,早在曹操起兵的时候就投奔了曹操,但一直以来,于禁都是以一个统兵将领的身份出现的,猛将这个词似乎与于禁绝缘,但实际上,于禁的武艺绝对不弱。虽然在曹营的五子良将之中,于禁的武艺垫底,但那只是在五子良将比较。

    可以这么说,除了五子良将,夏侯兄弟,曹仁兄弟,许褚、典韦,就该轮到于禁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枪如毒蛇忽噬人

    赵云催动胯下的爪黄飞电,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速度提到极致。为了能让爪黄飞电的速度更块,赵云已经紧紧的低伏在马背上,几乎要和战马融为一体,与此同时,赵云探出手中的钢枪。

    在于禁的眼中,赵云骑着爪黄飞电化为一道模模糊糊的光影,呼啸着冲了过了。而且空气中还回荡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尖啸声,这是枪尖划快速移动,刺破空气产生的声音。

    转眼间,赵云就跨过百步的距离,冲到距于禁五丈之处,一枪刺出,马蹄骤停,土石飞溅。

    赵云这一枪刺的十分诡异,枪尖自下而上,紧贴着地面挑了起来,于禁根本就看不出来赵云这一枪到底要刺向哪里?咽喉还是小腹。

    这一枪夹杂在马蹄踢起的土石之中,十分隐蔽,就像在草丛中骤起伤人的毒蛇一样,令人防不胜防。

    于禁确实假想了很多赵云会用出来的招式,有铺天盖地、风起云涌的大招,有势如疾风、快如闪电的刺杀,也有霸气无双、威猛绝伦的当头一击。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