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0节 (第1/4页)
星空灿烂,夜风入水,原野之上火光点点。 赵云的五百骑兵正围着篝火煮饭,头盔里面热气翻腾,浓郁的肉香飘出老远,喂完战马的兵卒无事可做,都低声闲聊着,也有人给伤兵包扎伤口,而赵云正在和裴元绍研究接下来的作战方案。 有句话说的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也有句话这样说:无知者无畏! 还有句话这样说: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总之,两个胆大包天之辈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偷袭曹操! 第二百九十七章星光灿烂藏杀机 接连派出两股追击部队,再留下徐晃驻守泗水之后,曹操的手中还有三万多兵卒,而赵云手中才有四百多骑兵,双方的兵力对比接近一比一百,这是个无法抹平的差距,绝对的实力,可以击败任何阴谋诡计。 而且别看赵云的河北骑兵悍勇非常,曹操手中也有战斗力极其强悍的虎贲军,在一对一的情况下,都能抗衡赵云这支精兵。 说道武将,曹操更是能把赵云抛出几条街去,单单一个许褚就有和赵云单打独斗的资格,张颌、夏侯惇、曹洪、乐进、曹纯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裴元绍说道指挥还行,和这些人比武艺的话,那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但是赵云和裴元绍依旧决定冒险偷袭曹操,两个人计算了一下,如果将战马的体力养足,偷袭曹操之后,完全可以在两个时辰内逃到五十里之外。赵云就不信,曹操能一直追自己,而放弃追杀李重。 实际上两个人就是打算耽搁一下曹操的行程,给李重更充裕的准备时间而已,但现在两个人发现能超额完成任务,武将的好胜心立即驱使他们做出冒险的举动。 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里,赵云和裴元绍都没有出现。 但就算如此,作为先锋的张颌也战战兢兢,走一步加一步小心。人就是这样,对未知的危险才感到可怕,赵云真要是跳出来,那也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事了,张颌也不怕赵云。 建安七年五月初五,张颌的四千追兵过了成县和汶阳县,已经快要追上李重的主力部队了。 于是张颌也终于松了口气,在他的猜想里,赵云应该是和大部队会合了。毕竟你不能真的指望五百人断后的,哪怕是五百精兵也不行。 而现在曹操带领大军就跟在张颌身后三四十里处,双方很联络起来很方便,也很快捷。所以一得知张颌逼近李重后队的消息,曹操就立即给张颌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攻打李重的后队,争取拖住李重的行军速度,那怕是把张颌手中的四千兵卒全部拼光,曹操也在所不惜。 张颌接到军令之后,立即就开始全军提速,终于在汶水南岸追上李重的后队。 李重一共在汶水修建了三座浮桥,但是由于进入雨季,河水暴涨,已经有两座浮桥被河水淹没了,只有一座浮桥可以勉强通行。 众所周知,军队在渡河的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候,一旦遭遇敌军偷袭,很有可能全军崩溃,争相渡河,自相践踏。张颌见到李重陷入这种危险的状况,心中大喜,几乎将满天的神仙挨个拜了个遍。 事实也是这样的,张颌的追兵一出现,李重的渡河军队立即骚乱起来。张颌挥兵猛攻,李重这边派出太史慈死命抵挡,就算太史慈的兵力占优,但依然被张颌杀得节节败退,死伤惨重。 张颌看得出来,这不是太史慈指挥失误,也不是李重的兵卒不会排兵布阵,而是李重的兵卒没有作战的心思。也就是说李重的兵卒没有作战的勇气,失去勇气的兵卒就跟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是任人屠戮的羔羊。 一场大战下来,李重的主力部队终于依靠太史慈拼死抵抗,成功的渡过了汶水,但也损失了两千多兵卒。 不要小看了这个数字,张颌手中一共才四千人马,而且还经过好几天的急行军,又和赵云大战过一场,已经是疲惫之师了。能有这样的战果,已经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了。 渡过了汶水,李重甚至都没来得及烧毁浮桥,就狼狈而去,直奔巨平县。张颌自然不会放过进兵良机,尾随而至,一路上斩杀了无数掉队的河北兵卒。 而此时,曹操也正在赶赴汶水的途中。 建安七年五月初五夜,曹操的四万大军也赶到泗水,准备连夜渡河,追杀李重。因为曹操已经感觉到了,李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