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节 (第2/4页)
都不会把这个功劳留给诸葛亮的。 而且在军事上说,诸葛亮这种谋士并不适合领导长途奔袭的战斗。 但是张飞并不知道,正是因为如此,诸葛亮对他产生了一丝怨意。在诸葛亮看来,咋还能够飞作为主将,就应该稳守城池,分兵出击的任务,就应该交给自己和陈到来做。 再说了,难道你张翼德不知道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区别吗? 这不是张飞和诸葛亮不顾大局,实际上在孙策身死的一刻,东吴集团的覆灭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在胜局已定,瓜分战果的情况下,刘备手下的外来集团(关羽、张飞、简雍等老人)和荆州集团的权利碰撞不可避免。 对于诸葛亮人品的问题,蜘蛛不想过多讨论,反正诸葛亮绝对做不到高大全,想一想白帝城托孤的李严。 第二天一早张飞就派人收集船只,准备渡江。到了中午,张飞就带着先锋部队开赴到钱塘县城下,张飞的兵卒不多,也就五百人而已,但就算如此,钱塘县的守军也不敢出城迎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荆州兵卒陆续渡过富春江,聚集到钱塘县城下,到了傍晚,张飞手下已经有一万五千兵卒了。 虽然没有攻城的举动,但这一万五千人也给钱塘守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城墙上的吴兵都战战兢兢,心怀恐惧。 而张飞有火上浇油了一把,名利兵卒在城下大喊:“钱塘的吴兵听了,速速开门投降,不然的话,破城之后,鸡犬不留……” 这绝对不是恐吓,钱塘守军要是不出来投降,破城之后张飞肯定会屠城的。不然的话,张飞的话还有什么威信,以后还怎么震慑敌军。这个道理钱塘县的各级官员也知道,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这些人终于屈服了,心理面默念着“我这是为了满城百姓,不是屈服在张飞的淫威之下”,七手八脚的打开城门,迎接张飞入城。 张飞这边一分兵,山阴的程普就知道了,立即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毫无疑问,众人分成三个派系,第一个派系是以孙翊为首,孙翊主张是由海路撤回吴县,以保证吴县安全。 第二个派系是程普为首的主战集团,他们认为,现在最应该做的是猛攻余暨县,逼迫张飞回兵救援。 第三个派系是摇摆派,这个派系人最多,他们并不反对孙翊会吴县的做法,但坚决反对程普的军事计划。 在摇摆派看来,程普的决定是极其愚蠢的举动,余暨县现在最少有一万五千守军,如果山阴所有的兵力都调动起来,还有可能攻下余暨县,但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更别说孙翊还要带一部分兵卒回吴县了,莫不如听孙策的遗嘱,以守为主,徐徐反攻呢。 当然,这些人说得好听,里有多少人是打算投降刘备的就不得而知了。 新的一年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家人安康。 求求票!^^^^ 第三百四十五章周瑜再布天下局 其中还有个人不一样,那就是鲁肃,和其他人不一样,鲁肃是临淮东城人,也就是徐州人,和江东并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鲁肃则是因为和周瑜关系良好才投靠孙策的。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鲁肃对东吴没有什么归属感,所以鲁肃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怎么抵抗刘备,而是周瑜的安危。 所以鲁肃根本就没参与山阴城中的争吵,自己轻骑直奔牛渚找周瑜去了。而孙翊是孙氏宗族,也不用听程普号令,带着八千兵卒取水路直奔吴县去了,山阴县四万军队只剩下三万余人。 旦说鲁肃昼夜兼程,赶赴牛渚去见周瑜。二月十五孙策身死,到了二月二十二这天,鲁肃就北上八百里,赶到了牛渚。但还没见到周瑜,鲁肃就已经被千叮咛万嘱咐了,周瑜病体初愈,千不要刺激周瑜。 鲁肃无奈之下,只得应付几句,心里却想着怎么将孙策的死讯告知周瑜,。 现在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