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旌旗_第1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6节 (第4/4页)

可同日而语。所以别看关羽有将近三万兵卒,但太史慈和曹仁依旧不落下风。

    这也和双发的打法有关,太史慈和曹仁都是带领骑兵的老手,两个避开关羽的主力,每次都挑关羽军阵中最薄弱的地方下手,虽然不能一举击溃关羽的军阵,但杀伤力依然不能小觑,逼得关羽只能稳守阵脚,不敢向前行军了。

    特别是两个各集团的骑兵都不愿意被对方小看,什么?你们斩杀了五百敌兵,那我们要是斩杀开了四百骑兵不是丢人了。

    互有比拼之心的河北骑兵和关中骑兵斗志高昂,发挥出比往常更强大的战斗力,向两柄重锤一样,不停地冲击着关羽的军阵,每一次冲击,都能带起漫天血雨。

    关羽无奈之下,只得命令全军收缩,让军阵再紧密一些,给弓箭手增加杀伤面积。

    但从两军交战来说,关羽的选择很正确,阵型收缩以后,关中骑兵和河北骑兵就会暴漏在弓箭手面前。而且,骑兵不是一个能持久战的兵种,这里的持久战是指战马高速冲刺的战斗,一旦战马失去狂暴冲击力,骑兵的威胁也就大大降低了。

    关羽手下也不是一点骑兵也没有,以逸待劳,等到太史慈和曹仁的骑兵战斗下降,人马疲惫,关羽的骑兵突然杀出,也能取得不小的战果。

    但是太史慈和曹仁可没有和关羽打持久战的心思,两个人就没抱有歼灭关羽部队的痴心妄想,还没等战马体力耗尽,太史慈和曹仁就再一次逃之夭夭了。

    第四百零三章仁慈的刘封将军

    面对这太史慈和曹仁的无耻战术,关羽只能无力望苍天了,说实话,太史慈和曹仁这么干都有失身份。曹仁是谁?魏国的大司马,相当于现在的三军总司令,太史慈呢,赵国的大将军,最次也和现在的军区司令差不多了。

    但两个人打的就跟偷鸡蟊贼一样,摸一把就跑,真对不起他们的名号。

    如果说这两人武艺低微还好说,哪怕是周瑜和陆逊这样的人,关羽都会冒险突击,学斩杀颜良的做法。但无论是太史慈还是曹仁,都是一流猛将,别说千军万马之中秒杀他们俩了,就是单打独斗,关羽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想来想去,关羽也没有办法,除非留下一支军队缠住太史慈和曹仁,让大部队先行撤退,问题是谁断后呢。

    要说太史慈他们不是也没有粮草供应吗?他们总不能让兵卒吃战马吧!为什么关羽不等到太史慈和曹仁粮尽退兵呢。关羽确实很想很想这么做,但是,让关羽难以接受的是,太史慈和曹仁真就粮草无忧。

    在华夏历史上,有这样一位“英雄”,他是大明朝的将军,担任过辽东巡抚一职,在任上,这位英雄百战百胜,但奇怪的是,他的敌人却越打越强,最终踏碎的万里江山。

    这位英雄杀敌无数,但奇怪的是,敌人总有带着死尸逃跑的习惯,没给皇帝上交过一颗首级。

    这位英雄策算无遗,为了能让军队如臂使指,在没得到朝廷允许的情况下,杀了一个坚持敌后游击的将军,但奇怪的是,远在海岛的军队距离辽东宁远足有两个月的路程,不知道这位英雄是怎么做到如臂使指的。

    最难得的是,这位英雄还有着刚柔并济的手段,王道霸道双管齐下,经常用酒肉粮食安抚敌酋,使之不愿犯境。

    而我们的刘封将军也有这个手段,为了帮助关羽将军拦截太史慈和曹仁,带领五千军队出城迎战,乍一交锋,就大败而回,留下一地的粮草酒肉。

    更难的是,刘封将军毅力惊人,有着屡败屡战的精神,每当太史慈和曹仁粮草不够的时候,都会借机出战。

    当然了,战败之时,刘封为了能快速逃跑,还会遗落一些兵刃羽箭什么的。

    有的运输大队长刘封的友情赞助,太史慈和曹仁可以无休止的追杀关羽,这让关羽简直急白了头。

    看了一眼关平,关羽就想让关平带领五千人马断后,但话到嘴边,关羽又咽了回去。关羽很清楚,无论是谁,带兵断后的话都是九死一生的结局。

    如果自己把关平推上死路,那自己所做之事是不是有点太让人寒心了,刘封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与自己结怨,这才置大局于不顾的吗,别忘了,刘封是义子,关平可也是义子,,荆州集团可不能变成臭名昭著的义子杀手。

    想来想去,关羽觉得,也只有自己断后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