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3章 过年和电视台 (第2/2页)
这个到是挺好的,从进腊月开始街头巷尾就多了许多鞭炮摊,到处开始响起鞭炮声。 临近年底,开始不停的团联,单位的,个人的,亲朋好友的。 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饭店歌城到处都挤满了人,空气里漂浮着辣椒花椒混着白酒啤酒还有腊肉的味道。 张兴隆跟着高永红也参加了几次团联,然后再反请人家一家人。是在饭店请的,家里没那个条件。 年三十是在高永红的爸爸家里过的,大年初二去了她老家。 老家还不算是真正的农户人家,是在镇子上,条件要比农户院强的多,自己家里盖的四层小楼,街道上各种店铺也有很多,都在营业。 这边的人家盖小楼都是紧挨着街道,一楼都会做成门面的样子,没有院子也没有隔墙,出门就是马路,看上去有点不太安全的感觉。 听高永红说小孩子跑出来被碰到时有发生。 这边的建筑成本相当低,小楼的外墙就是二四墙,甚至还有空心的,不用考虑取暖也不用考虑防寒。 看上去很单薄。 而且一楼或者负一楼大都是猪舍,厕所就在猪舍里,整个楼道里都是可以想像的味道。楼上是没有卫生间的。 张兴隆在这里学会了斗地主,可能是新人手气旺,连四炸的牌都能抓起来,过个年还小胜。 可能是考虑怕张兴隆不适应这边的日常,只待了一晚,高永红就带着张兴隆回了永川城里。这边的小巴过年也不停运的。 打牌,逛街,逛街,打牌,这样的日子过到了二月底。 张兴隆有点待不住了,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喜欢不起来,看着那些一家子都是专业麻户的人他相当不理解,就靠这个就能生活过一辈子? 三月初,他去参加了重庆电视台的策划人选拔。 在重庆电视台待了一个月,认识了主持人刘承毅,配合他工作录节目,第一次从后面看电视台的录播现场,进入到电视台的办公生活。 他在重庆没有住处,就永川重庆的来回跑。这份工作不用蹲班。 没事的时候就和刘承毅在电视台大门边上的咖啡厅里吃饭聊天,听他讲一些事情。 然而待了接近一个月,他就待不住了,他不属于电视台正式职工,只是个临时人员,看不到什么前景,而且,说句实话真的进去了感觉挺没意思的。 除了那些在屏慕上光鲜亮丽的主持人,幕后工作特没意思,而且没前景也没钱景。 04年这会儿,几大卫视已经先后发力了,一副要把央视踩到脚下的劲头。 可是重庆这边一点什么奋头一下的意思都没有,就专心的做自己的言子剧,对外面不闻不问,真的,就是一个乡镇电视台的那种感觉。 张兴隆感觉,和南芬有线台有点像,反正不像一个省级的卫星电视台。 后来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张国立那么热心的想拉一把也没拉动。在一众卫星电视里安心的垫底儿。 张兴隆请刘承毅吃了顿饭告别,离开了电视台。 回到永川,他也想过在这边找个别的工作,但语言上不过关,他来的时间太短了,听不懂方言。 四月初,他告别有点不舍的高永红去了北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