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46章 大乱之世  (第2/2页)
只怕今后便会有人提出改立储君的折子。    女帝此举,俨然是为赵长衣铺路。    这是何等的大手笔,俨然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    但是赵长衣能孤身平叛?    没人相信他做的到。    西军有兵马十数万,更有良将无数,别说赵长衣一个人,就是让枢相公率领镇北军去平叛,也绝非三月半年的事情,一个不好,这把叛逆之火很可能烧出广西,危及临安。    历史上又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    在大燕之前曾有一朝,立国祚数十年后,藩王割据之势隐隐危及江山社稷,于是当朝君王登基之后,在文臣建议下采取削藩之策。    手段过于血腥,不少藩王落了个凄凉下场。    一位藩王不甘心束手待毙。    于是当朝天子发兵平叛,兵力、民心皆无优势的那位藩王,竟然鬼使神差般屡战屡胜,打出了诸多莫名其妙的大胜,如野火燎原一般壮大起来。    最后更是挥师入京都,皇宫大火,当朝天子生死不知。    那位藩王登基为帝。    国号还是那个国号,但江山却换了人。    不过倒也是幸运,那位藩王是位治国贤帝,一手打造了出锽锽盛世,直到后来军镇割据致使天下陷入纷乱,最后被大燕太祖得到兵圣百里春香后一统了天下。    以史为鉴。    赵长衣孤身平叛,若是成了傀儡,指不准历史便会重演。    毕竟赵长衣虽然不是女帝所生,在宗正寺的族谱上,出身也有些黯然,但他确确实实是大凉顺宗的血脉。    叛军拥立他为帝正国本,还真有大义之辞。    朝野争论如何,无法更改陛下旨意。    于是大家便等着。    只不过多多少少有识之士,心存悲观,而王琨等有心人,则乐于见到这种局面——总得有一个契机让太子赵愭参政分政。    而在闲安王赵长衣就藩之时,临安发出讣告,岳家王爷和岳家王妃皆死于叛王赵骊之手。    岳平川的尸骨被三世子运回开封。    连带王妃的尸首,只不过让人不解的是,运送王妃的棺椁,被三世子下令严禁任何人靠近,是以棺椁里的尸首真是王妃,无人得知。    只有负责押送棺椁的儒将虞弃文见过一面。    棺椁尸首着翠裙,梳少妇髻。    身畔有古剑陪伴。    这位知晓当年事宜的儒将心里明镜,倒是没声张,只在无人时叹气,自语说王爷虽然从没爱过你,但你终究还是当了王妃,泉下有知,也该感到幸福罢。    至于真正的王妃在哪里,虞弃文不关心。    反正是个异人。    反正如今的北方,是即将世袭罔替的三世子天下,没人会在意这个真正的王妃死还是活。    不过虞弃文心情依然很乱。    广西那边的情况含糊不明,没人知道西军是否真的叛了大凉。    如今三世子即将世袭罔替,按说开封应安稳。    可惜大风轻骑里已经有流言在悄无声里的蔓延:老王爷岳平川之死,和三世子有着不可言说的关系,更是传言,老将军孤独鹫满府已被灭门,灭门者正是持枪入临安的三世子。    这个消息如蝗虫一般,又如毒药。    腐蚀着镇北军心。    如果任他蔓延下去,镇北军的军心溃散是一回事,很可能导致一生只服岳王爷的许诛等人的不满,而临安旨意让三世子世袭罔替的话……    镇北军会不会反?    大凉这天下啊……隐然有大乱之世的迹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