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灵力感应 (第2/4页)
这是什么鬼画符?究竟有什么规律啊?身处孤岛,这些细似蚂蚁的文字,雕刻在易碎的宝玉上,不能拓片,不能拍图,不能扩大,不能查对,没有任何辅助工具,没有任何人帮忙,全凭一已过往经验闯关。 袁秋华爬上桌面,干脆盘腿打坐,默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 晴空万里,忽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却始终不见雨滴落下。 方丈室上方出现一片红光,悠悠扩大成光环,缭绕着华林寺。光环不停变幻着颜色,粉红,淡紫,海蓝,金黄,美丽而又诡异。光环如虹幕,光线如梯形,霏霏上升,在天顶形成一个五彩漩涡。倏忽,从北方飞来一道彩虹,彩虹融入漩涡,又飞入方丈室。 忽然云开霞散,又是晴空万里。 乌云起,雷电闪,主持便赶向方丈室。刚进后院,看到坐在窗口的袁秋华,打坐的身体不断发光,灵光涌腾而起,霏霏上升,在房屋上空形成五色光环。这是一种能量磁场,他明白,特殊精神能力和心理能力的人,能够自行产生一种磁场,且能够和宇宙能量磁场产生感应,同时吸收宇宙波能量。能量会聚,才能在天顶形成一个五彩漩涡。 袁秋华的身体继续发虹光,能量继续上涌,这叫虹霓法身,又叫佛门金身。她从桌面腾起,又落回原地,再腾起,再落下。她这就是在接收来自天顶的漩涡能量。三次腾起时,天外飞来的彩虹,从头顶灌入她身体。他看见她身体逞透明状,体内有两果舍利子,一颗在丹田穴,一颗在百会穴。他恍然大悟,那道彩虹,原来是佛祖舍利子,灵物自寻灵主来了。身体逞透明状,是为琉璃体,这是修炼到最高境界的标志。 他推门进屋,袁秋华满身大汗,瘫软在桌面。这是本体灵力透支,外来能量还未能融通的虚脱,他赶紧对她发功,帮她恢复正常体能运转。 袁秋华说:谢谢! 主持说:恭喜! 袁秋华说:答题还没交卷,何喜可贺? 主持说:这世界最大的,两颗佛祖舍利子,已归你所有,大幸啊! 袁秋华说:啥?我怎么不晓得? 主持说:天酬功德,灵物自寻灵主,谁也没奈何,大福报啊! 袁秋华说:我咋听不懂呢? 主持说:听不懂没关系,只要它能起作用,帮你闯关,就行! 袁秋华说:就像秘术,奇书,佛经一样,要说它的存在理论,一定有人知道!你们也不打算告诉我,其实说了我也未必懂,但我也并不打算问!只是想知道它,能不能用,准不准罢了!毕竟我不愿死得糊里糊涂。 主持说:可以呀,去藏经阁,自己找答案啊! 解放后,华林寺石舍利塔的位于华林寺前的街道中。1965年4月3日,经市长批准,移塔置于北路兰圃。塔被一层一层抓起,突然“喀”的一声,铁锄在塔基中心深处碰到了硬物,掘开发现一个长方形的石函,揭开石函的盖子,里面是一个边长17.5厘米的扁方木盒。 荔湾区政协委员黄汉纲当时是广州市博物馆研究人员,他亲眼目睹了当时舍利盒取出和开启的全过程。他在《荔湾风采》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最外的是一个长方形的石盒,揭开石盒的盒子,里面是一个边长为17.5厘米的扁方木盒,全用松香封裹,盖面有“佛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